主干枯萎,葉子發(fā)黃,爛根……旁邊人家的麻桿平均已高過1米,而自家1.3畝苧麻只及其三分之一。達州市達縣雙廟鄉(xiāng)芝麻村5組村民孔祥華心情沉重地告訴記者,今年首季苧麻基本上絕收,這幾個月算是白忙乎了! 據達縣工商部門調查,兩家農藥經銷商賣出的1000多袋除草劑,除部分用于其它田地除草外,按照說明書要求的每包兌“30-60公斤水”,噴灑0.5畝田地的除草范圍估算,此次共有500多畝苧麻受損,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萬元。
原因:銷售商夸大宣傳惹禍
今年1月中旬,孔祥華來到達縣某農資連鎖有限公司雙廟分店,咨詢購買給苧麻地除草所用的除草劑,該農資經營門市負責人羅某向其推薦使用這種產自“湖南婁底市××化工總廠”生產的“免耕草克”除草劑。
在購買除草劑前,孔祥華當時反復向該農藥經銷商說明“是給苧麻地除草用的”,而對方一直很肯定就是給苧麻地除草用的。
與孔祥華一樣,達縣趙家鎮(zhèn)、雙廟鄉(xiāng)約有100多戶麻農在當地兩家農藥連鎖門市,購買了經銷商推薦的“免耕草克”除草劑。因為售價每袋僅為2元多,故深受歡迎。截至目前,僅這兩處農藥連鎖門市就銷售了1000多袋。
經達縣工商部門調查,經銷商出售這種除草劑時,有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的行為發(fā)生。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這種“免耕草克”除草劑,只能用于“果園、玉米、水稻、茶樹免耕地”。顯然,苧麻并不在此列。據有關農技專家介紹,除草劑之類的產品,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規(guī)定的適用范圍和使用要求來操作,否則,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
補救:為減產損失“埋單”
由于受損農戶分散,受損程度不同,以及在自我維權意識上存在的差距,到4月28日止,已有40多家受損嚴重的種麻大戶向達縣工商局和達縣消委分別進行了投訴,并提出了索賠請求。
銷售該除草劑的兩家經銷商采取了一定的補救措施,免費為使用“免耕草克”除草劑的麻農提供“施豐收樂”等兩種農藥,組織農戶進行噴灑,縣農業(yè)部門農技人員也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力爭讓受損苧麻“起死回生”,在隨后的兩熟中努力提高苧麻產量。
目前,農藥經銷商已主動和受損農戶聯系,協商解決有關賠付工作。
憂慮:農資市場監(jiān)管難
就在3月初,達縣工商局查處了一起非法銷售人稱“殺人機器”的“三無”青飼料切割機,據銷售商統(tǒng)計一共賣出14臺,但均無購買者基本資料及聯系方式。該局經過廣泛宣傳并開展大量追查工作,時至今日,僅追回1臺。
“除非哪天哪個地方農戶出了事故,才可能知道這些‘殺人機器’的下落。”一位工商執(zhí)法人員深感憂慮。
其實,在農村農資銷售過程中,像這樣一賣了之,錢清了事的現象極為普遍。受利益驅動,不少銷售商采取隱瞞、夸張、欺騙等手段追求經濟效益。在達州某鄉(xiāng)村,甚至出現過農民購買種子后“種瓜得豆”的怪事。
農資銷售過程中存在監(jiān)管不力現象,是導致坑農事件頻繁發(fā)生的原因之一。農資市場的全面放開,進貨渠道多元化,也讓監(jiān)督部門感到力不從心。
記者在調查中還了解到,當前不少農民群眾忽視農資質量,受低價之誘,圖“撇脫”怕麻煩,使眾多“三無”產品有可乘之機,也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