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亞麻織物以其古樸、自然的風格,穿著吸濕、透氣、涼爽等優(yōu)點,深受國際市場的歡迎。然而,由于亞麻纖維的特性所致,亞麻織物的柔軟整理要比棉困難得多。下面就亞麻纖維的特性及亞麻織物的柔軟整理方法做如下討論。 1.亞麻纖維的特性: 在紡織纖維分類中,亞麻屬于天然纖維中的纖維素纖維,在纖維素纖維中亞麻屬于韌皮纖維。由于亞麻單纖維短,其長度為11-38mm(棉纖維長度為25- 45mm),所以亞麻單纖維狀態(tài)不能紡紗,在漂紗過程中,不能完全脫膠,只能部分脫膠,留下一部分膠質(zhì)將若干個單纖維粘接在一起,形成符合紡紗長度要求的工藝纖維,即所謂的束狀纖維。由于這些膠質(zhì)的存在,是亞麻織物手感發(fā)硬的原因之一。 亞麻纖維結(jié)晶度高(70%左右)取向度高,原纖與纖維軸的交角小于10度,所以斷裂伸長小(棉纖維中原纖與纖維軸的交角在20-30度之間)纖維的斷裂伸長反映了纖維的柔韌性,以24支亞麻紗為例,斷裂伸長為 4.2%,以21支棉紗為例,斷裂伸長為7.7%,所以亞麻比棉剛性大。 綜上所述,亞麻織物手感硬的原因,主要是:束狀纖維中含有部分膠質(zhì);亞麻纖維結(jié)晶度高,取向度高,所以斷裂伸長小,表現(xiàn)為剛性大,柔性小。 2.改善亞麻織物手感的方法 根據(jù)亞麻纖維的特點,結(jié)合我廠多年的生產(chǎn)實踐,改善亞麻織物物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2.1加強織物前處理。 亞麻纖維含雜較多,大約在30%左右,需要在漂紗,漂布過程中逐步去除。考慮到對纖維的損傷,漂白過程中不可能一次將雜質(zhì)完全去掉,絲光后進行復漂對改善亞麻織物手感效果明顯,可將織物中的雜質(zhì)進一步去除,減少纖維之間的抱合力,使纖維相對松散,手感變軟。 2.2生物降解法。 采用纖維素酶與亞麻纖維作用,將亞麻纖維中有序排列破壞,將較大的分子鏈變成較小的分子鏈,使纖維取向度變小,結(jié)晶度變小,增大纖維斷裂伸長,使其柔軟性增加,改善織物手感。通過實踐,我們感到單純采用纖維素酶改善亞麻織物手感效果不太明顯。 2.3加柔軟劑。 加柔軟劑是改善亞麻織物手感的重要途徑。原則上講,用于棉的柔軟劑,都可以用于亞麻,但由于亞麻的特性所致,用加工棉的方法加工亞麻遠不能達到手感要求,除了在用量上加大外,在選擇柔軟劑種類上也要下功夫。我廠的做法是:以選擇反應型的柔軟劑為主,并根據(jù)不同的顏色,選擇不同種類的柔軟劑,如白色,選擇不泛黃的非離子型柔軟劑,這類柔軟劑手感一般,用量較大,一般濃度在:60-80g/1;對于敏感顏色,如藏藍、咖啡、大紅等,采用以氨基硅酮為主與弱陽離子復配的柔軟劑,氨基硅酮類柔軟劑手感好,不與染料反應,不出道子,缺點是連續(xù)使用時易粘輥,并有黑色膠狀物質(zhì)粘到布面上,與弱陽離子復配使用,可以改善粘輥情況。濃度為:30g/1左右,復配比例為2:1;對于一般顏色采用弱陽離子柔軟劑,手感較好,濃度為20g/1左右,但對一些敏感色易出道子。 2.4預縮整理。 亞麻織物經(jīng)預縮整理,不但能控制縮水率同時織物經(jīng)橡膠毯伸縮揉搓,使織物組織更蓬松,手感更軟些,更豐滿些。 2.5水洗整理。 為了滿足客戶的特殊要求,亞麻織物進行水洗整理,織物先經(jīng)水洗后,甩干,在滾筒式熱風烘干機中烘干,織物在烘干機中不停地翻轉(zhuǎn),高溫熱空氣進入纖維內(nèi)部,使纖維蓬松,織物有變厚,表面變絨的感覺,手感非常豐滿。 在以上幾種手感整理方法中,我廠常用的以下三種的組合: (1)加強前處理,尤其是絲光后的復漂。 (2)根據(jù)不同顏色選擇不同類型的柔軟劑,白色選非離子型;敏感色選氨基硅硐為主與弱陽離子復配的柔軟劑;一般色選弱陽離子型。 (3)預縮整理,在控制縮水的同時,改善織物的手感。 近年來,我廠染色布年產(chǎn)500萬米,大多數(shù)出口美國,采用以上方法,基本上滿足了客戶要求,其它整理方法,在客戶有特殊要求時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