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織物前處理大多采用“氧氯雙漂”的傳統(tǒng)工藝,這些工藝具有明顯的實(shí)際效果,但也存在著工藝路線長和生產(chǎn)成本高和污染等缺點(diǎn),尤其是氯漂工作液會(huì)形成難以降解的具有吸附性的有機(jī)鹵化物(AOX)。為此,人們研發(fā)新的麻織物前處理工藝,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是,這些新工藝用于低支紗11.81-39.4tex(5~15S)麻棉混紡和麻棉交織織物的前處理,則存在著麻皮去除困難、漂白白度不佳等不足。因此,目前許多工廠仍然采用氯漂工藝進(jìn)行麻及其混紡織物的前處理。鑒于國內(nèi)外市場對綠色紡織品及其加工工藝的實(shí)際需要,麻織物推行無氯前處理是必然選擇。 一、工藝試驗(yàn)
1、亞麻/棉交織染色織物的前處理工藝
設(shè)備 LMH003K-220氣體燒毛機(jī)、LMH022-200退煮漂聯(lián)合機(jī)、LMH201絲光機(jī)、Macbeth-7000電腦測配色儀、Y501-250織物強(qiáng)力儀
織物規(guī)格 160cm 29/(29+117)354/134平布
?。?)“雙氧一氯”工藝
工藝流程 燒毛(90 m/min,一正一反)→退煮(NaOH 50g/L,精練劑JS-80 7e/L,蒸堆45min)→氧漂→氯漂→氧漂→半成品
主要工藝參數(shù)
氧漂 H202 5 g/L,精練劑JS-80 2 g/L,穩(wěn)定劑7g/L,螯合分散劑2g/L,pH值10.5-11,蒸堆45 min,車速30m/min
氯漂 有效氯6g/L,80℃水洗。
氧漂 H202 2g/l,精練劑JS-80 2 g/L,穩(wěn)定劑4g/L,螯合劑2g/L,pH值10.5—11。
白度 一氧漂27%,氯漂55%,二氧漂69%。
絲光 NaOH 180 g/L,車速35 m/min,擴(kuò)幅150cm,落幅137cm。
(2)無氯前處理工藝
工藝流程 燒毛(90m/min,一正一反)→打卷酶退漿→麻煮→漂白→半成品
主要工藝參數(shù)
酶退漿打卷 淀粉酶3 g/L,滲透劑3 g/L,70—80°C化料,打卷堆置4h。
麻煮 NaOH 50 g/L,TY-288A 10g/L,TY-288B10g/L,蒸堆60min。
漂白 TY-288B 25 g/L,TY-288D 10 g/L,H20220g/L,蒸堆50min。
絲光 NaOH 180 g/L,車速35 m/min,擴(kuò)幅150cm,落幅137 cm。
(2)亞麻/棉混紡漂白織物的無氯前處理工藝
織物規(guī)格160cml8/29 276/228亞麻/棉平布
工藝流程 燒毛→打卷酶退漿→麻煮→漂白→絲光→加白→預(yù)縮→成品
主要工藝參數(shù)
酶退漿打卷 淀粉酶3 g/l,滲透劑3 g/L,70—80°C化料,打卷堆置4h。
麻煮 NaOH 50g/L,TY-288A 10 g/l,TY-288B10g/l,蒸堆60min.
漂白 TY-288B 20 g/L,TY-288D 10 g/L,H2021.8g/L,蒸堆50min。
半成品白度 65%。
(3)亞麻/粘膠混紡織物的無氯前處理工藝
織物規(guī)格 160cm 59/59173/150亞麻/粘膠平布
工藝流程 酶退漿斗熱水洗(80℃)→燒毛(80m/min,二正二反)—)軋麻煮工作液(50—60℃,軋余率110%)→汽蒸→熱水洗(80℃)→浸軋工作液(軋余率110%)→汽蒸→熱水洗(70—90℃)→烘干→落布→復(fù)氧漂→半成品
主要工藝參數(shù)
酶退漿 BF-7658淀粉酶4 g/L,NaCl 10 g/I,滲透劑JFC 3 g/L,室溫10—12h。
麻煮 Na2C03 20 g/L,TY-288A 10 g/L,TY-288C15g/L,蒸堆60min。
高效練漂 TY-288A20g/L,TY-288B20g/L,TY—288D 10 g/L, H202 20 g/l,pH值10.5-11,蒸堆50min。
復(fù)氧漂 TY-288A 8 g/L,TY-288B 8 g/L,TY—288D4g/l,H202 8g/L,pH值10.5—11,蒸堆50min。
(4)亞麻/棉彈力織物的無氯前處理工藝
織物規(guī)格 160cm 39/(39+40D)283/197亞麻/棉彈力平布
工藝流程 燒毛(90m/rain,一正一反)→冷堆→水洗→麻煮→漂白→絲光(NaOHl50g/L,酸中和)成品
主要工藝參數(shù)
冷堆 TY-288A 15 g/L,TY-288B 20 S/L,TY-288D 10 g/L,NaOH 50 g/L,H202 15 S/l,打卷冷堆24h。
麻煮 TY-288A 10g/L,TY-288C 15g/L,NaOH8g/L,蒸堆60min。
漂白 TY-288A 5 g/L,TY-288B 15 g/L,TY-288D10g/L,H20215g/L。pH值10.5—11,蒸堆50min。
白度 68%。
二、結(jié)果與討論
1、無氯前處理的基本工藝為“酶退漿—麻煮—氧漂”或冷軋堆短流程。亞麻織物的實(shí)際生產(chǎn)表明,該工藝可加工合格的染色和漂白半成品。其布面麻皮去除干凈,白度符合要求,特別適合低支紗麻織物的前處理。
2、酶退漿適用于亞麻織物前處理,麻棉交織、混紡織物的酶退漿效果良好,退漿率可達(dá)80%以上。
3、麻煮采用TY—288高效短流程前處理助劑,它是由前處理助劑、白度促進(jìn)劑、麻用煮練劑和煮練增效劑四部分組成,與燒堿和雙氧水配合使用,可實(shí)現(xiàn)無氯煮練、漂白加工。該助劑運(yùn)用氧化還原的基本原理,在無硅穩(wěn)定劑的保護(hù)下,提高了雙氧水的用量,充分發(fā)揮了雙氧水的氧化作用。
4、兩種工藝對亞麻纖維的前處理效果基本相同,無氯漂白處理后,亞麻纖維具有比較明顯的絲光效果。
5、TY-288對亞麻有明顯的漂白和去除麻皮作用,也有相應(yīng)的脫膠作用。無氯工藝可使混紡織物中麻組分降低2%~4%,即由原來麻55%/棉45%配比變成麻53%~54%/棉46%~47%。
6、對低支紗亞麻/棉交織、混紡織物進(jìn)行無氯前處理后,其麻皮去除效果和白度等半成品指標(biāo)均可與氯氧工藝相媲美。亞麻/棉交織織物的失重比氯氧工藝低2。4%,亞麻/棉混紡織物的失重比氯氧工藝低7.5%,顯示了無氯工藝的優(yōu)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