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麻纖維是以廣泛盛產的麻材為原料,采用自有的專利技術開發(fā)的一種新型纖維素纖維,該纖維具有干濕強度高、吸濕透氣性好、抑菌防霉等特性,其織物具有手感滑爽、懸垂性好、色澤亮麗、布面組織豐滿圓滑的個性,是一種新型、健康、時尚、綠色環(huán)保的生態(tài)紡織纖維。 一、圣麻纖維發(fā)展前景
我國是世界產麻大國,麻資源豐富,以黃麻和紅麻種植面積最大,其產量居世界第三,由于麻類的抗菌、抑菌功能,在種植時不需施放農藥和殺蟲劑,屬于天然的綠色環(huán)保纖維,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舒適、透氣、抑菌。我國的麻材紡織主要應用于麻袋、麻布以及麻紗線,由于麻材單纖維長度僅有2-5mm,不能直接用于紡紗,只有采用工藝長度制造,因此在紡紗及后整理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河北吉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采用蒸煮、漂白、制膠、紡絲、后處理等高科技工藝路線,把麻材中的纖維素提取出來,并保留了麻材天然抗菌物質,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紡織新原料,可紡性好,常規(guī)化紡設備就能滿足紡紗要求,染色亮麗,穿著舒適,同時又具有麻織物的特性和風格。
圣麻纖維是吉藁公司自主研發(fā)、歷時一年多時間、經過多次小試、中試、規(guī)模生產成功后推向市場的,是繼天竹纖維之后又一種新型再生纖維素纖維,技術成熟,并已申請了國家專利;該纖維先后到遼寧、山東、河北、浙江等多家企業(yè)進行成功試紡,從低支紗到高支紗、從平紋布到斜紋布、最后到染色。初步探索了一些紡紗、織布、染整經驗,隨著圣麻纖維市場開發(fā)的不斷深入,圣麻纖維的前景越來越廣闊。
二、圣麻纖維的基本性質和特性
1、圣麻纖維基本性質
① 結構特點:
從纖維縱向看,沿纖維方向有眾多條紋,截面看呈梅花型(見圖1)
圖1 圣麻纖維截面圖(放大400倍)
② 較好的吸濕性和透氣性:
由于再生纖維素大分子間氫鍵較少,再加上它的結構呈梅花型,表面有溝痕,所以它的吸濕性、透氣性較好,給人一種吸濕排汗、涼爽的感覺。
③ 天然的抑菌、防霉性:
麻材具有天然的抑菌防霉性質,在生長過程中不施農藥和殺蟲劑,具有自我保護性,而且在生產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這種物質,使其架接在圣麻纖維大分子鏈上不受破壞,使其具有抑菌、防霉性能,并通過國家棉紡織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證實,具有較好的抑菌性(見表二)。
備注:抑菌值 >2.0表示測試樣本有抑菌效果,殺菌值>0表示測試樣本有殺菌效果。
④ 較好的染色性:
圣麻纖維可以在水中潤脹,使活性染料迅速吸附于圣麻纖維并在纖維中擴散,初染率高,半染時間短,上染百分率高,固色率好,染色亮麗,染色30分鐘固色率達75%。
⑤ 可生物降解性:
a、垃圾處理:纖維素燃燒生成CO2和H2O,不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b、土地埋入降解:土中微生物營養(yǎng)使泥土活化,增強士力,經8-10個月降解。
c、活性污泥中降解:主要通過大量存在的細菌,使纖維素分解。
三、圣麻纖維的紡紗、織布及染色
由于紡織設備不同,具體工藝參數(shù)不一樣,但工藝原則是相同的。
1、清花工序:多梳少打,較低打手速度,適當定量,偏輕加壓。
2、梳棉工序:低速度,適中隔距,輕定量,較小張力。
3、并條工序:順牽伸,大隔距,較低速度。
4、細紗工序:較低速度,偏高捻系數(shù),適中溫濕度。
5、織布:淀粉上漿,噴氣織機,適中經緯密。
6、染色:活性染料,元明粉,助劑,碳酸鈉。
附:圣麻纖維紗線指標,見表3
四、圣麻纖維的應用
圣麻纖維有棉型、中長型、毛型三種,根據(jù)用戶需要可生產特殊規(guī)格纖維。根據(jù)紡織設備和工藝技術情況,可純紡8-60支、混紡8-80支。
1、機織紡織面料:
利用纖維初始模量較高、耐磨性好、色澤亮麗的特點,可開發(fā)一些織物挺括、懸垂性好的產品。
2、針織毛衫內衣:
根據(jù)纖維天然抑菌防霉性、吸濕性、透氣性,開發(fā)各類大圓機、橫機、羅紋機產品。
3、醫(yī)用衛(wèi)生;
由于圣麻纖維天然抑菌防霉性,可生產護士服、口罩、手術服、紗布、繃帶、病人的床被等,能有效防止病菌傳播。
4、裝飾、日用:
利用圣麻纖維還可以生產各種裝飾用品,如:地毯、涼席、玩具、毛巾、浴巾、床單、被罩、窗簾、汽車座墊等。
5、無紡布:
利用圣麻纖維濕強度高,可開發(fā)濕法非織造布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