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類織物的特點:
麻織物具有吸濕、散濕速度快,苧麻、亞麻的織物穿著感覺涼爽、舒適,麻織物表面具有特殊的光澤,不宜吸附塵埃,易洗易燙,因麻纖維的整齊度較差,集束纖維多,成紗條干均勻度較差,故織物表面有粗節(jié)紗和大肚紗,而這種疵點恰構(gòu)成了麻織物的獨特風格,有些麻織物還有意用粗節(jié)花色紗線織造,來表現(xiàn)麻織物的風格。
麻類服裝的穿用:
麻類服裝的穿著要點是穿用時間不要過長,應(yīng)勤換勤洗。夏天貼身穿著的服裝,如不勤換,極易使織物表面的“麻結(jié)”發(fā)黃難洗。經(jīng)常換洗能克服麻織物的疲勞,使衣服易磨損的部位延長壽命。其次,最好不要穿著機織麻布的服裝隨意睡躺坐靠,因為麻質(zhì)面料易折皺,特別是重壓后的折皺不易恢復(fù),影響美觀。
麻類服裝的洗曬:
麻織物的洗滌要求基本上與棉布相同,但其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又因麻纖維一般都較剛硬,抱合力差,應(yīng)當輕揉,不宜在搓板上強力搓揉,忌用硬刷擦刷,以免起毛,苧麻服裝尤需注意,否則起毛后再穿時會感覺刺癢不適。漂洗后不能用力擰擠或脫水,以防麻纖維滑移,影響外觀和耐穿程度。涼曬時,應(yīng)將衣服的領(lǐng)襟及接縫等處拉平拉挺,可在太陽下涼曬,但不要曝曬或時間過長,防止褪色。麻織物沾上的各種污漬,去除方法亦與棉織物相同,但若亞麻織物上有輕微香煙灼痕,可用一片檸檬擦拭后再放在陽光下曬一會即可消除。亞麻服裝該如何洗滌保養(yǎng):
保養(yǎng)亞麻服裝的關(guān)鍵就是洗滌和熨燙。洗滌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水溫。水的溫度不能過高,應(yīng)該控制在35攝氏度至40攝氏度以下。亞麻織物可以用洗衣機來洗,但一定要用涼水。洗滌亞麻服裝時應(yīng)該選用一些中性的洗滌劑,而不能用衣領(lǐng)凈等高效的洗滌劑。另外,一定不要讓亞麻服裝接觸到酸性的物質(zhì),亞麻是植物纖維,對酸很敏感,酸對植物纖維的破壞性極大,很容易燒壞衣服。
亞麻服裝熨燙時要掌握的技巧主要是溫度。溫度要控制在200—230攝氏度之間,并且最好在衣服半干的時候熨燙,這樣,熨燙出來的效果是最理想的。亞麻織物在熨燙之后,其清雅飄逸的織物風格就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了。
服裝保管與收藏:
對于高檔次高品牌現(xiàn)代服裝的保養(yǎng)、洗滌及換季后服裝的收藏,只有采用科學的合理的方法,才能防止服裝發(fā)霉變質(zhì),蟲蛀破損,褶皺變形,保持面料的服用性能 (包括外觀、手感、舒適性等)并延長服裝的使用壽命。
1、保持清潔:收藏存放服裝的房間或箱柜要保持干凈,要求沒有異物及灰塵,以防止異物及灰塵污染服裝,同時要定期進行消毒。人體分泌物的污染。經(jīng)穿后的服裝都會受到外界及人體分泌物的污染。對這些污染物如不及時清洗,長時間粘附在服裝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慢慢地滲透到織物纖維的內(nèi)部,最終難以清除。另外,這些服裝上的污染物也會污染其他的服裝。
2、保持干度:保持干度就是要提高服裝收藏存放當中的相對干度。收藏存放服裝前應(yīng)晾干,并選擇通風干燥處,避開多潮濕和有揮發(fā)性氣體的地方,可有防潮劑防潮,收藏存放期間要適當?shù)剡M行通風和晾曬。
3、防止蟲蛀:在各類纖維織物服裝中,化纖服裝不易蟲蛀,天然纖維織物服裝易招蟲蛀,尤其是絲、毛纖維織物服裝更甚。一般都使用樟腦丸用白紙或淺色紗布包好,散放在箱柜四周,或裝入小布袋中懸掛在衣柜內(nèi)。
4、保護衣形:直觀上平整、挺括的服裝能給人以很強的立體感、舒適感。一定要將衣形保護好,不能使其變形走樣或出現(xiàn)褶皺。對于襯衣襯褲及針織服裝可以平整疊起來存放,對于外衣外褲要用大小合適的衣架褲架將其掛起。懸掛時要把服裝擺正,防止變形,衣架之間應(yīng)保持一定的距離。切不可亂堆亂放。
注意事項:
1、浸濕后及時洗滌,請不要浸泡,避免用堿性較大的洗衣粉。
2、人造纖維類面料和各類絨線水洗時只宜輕輕搓揉,水漂凈后,不能用力擰絞,可用洗衣機甩干。
3、合成纖維類面料遇水溫過高時,會出現(xiàn)收縮、發(fā)粘和表面皺巴等,故不可用高于30℃的水溫洗滌。
4、棉印染布初次水洗時如發(fā)現(xiàn)染料有浮色,屬于正?,F(xiàn)象。
5、毛、絲和人造纖維類面料存放時要避免受壓。
6、深淺不同衣服要分開存放,防止影色或變黃。
麻的淵源與歷史:
亞麻是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主要生長在北緯45 — 55 度之間。亞麻纖維是人類最早發(fā)現(xiàn)并使用的天然纖維,有“纖維皇后”之美譽。
早在一萬年以前,古埃及人就開始在尼羅河流域種植亞麻。公元前五世紀埃及王阿瑪西斯曾獻給希臘雅典女神一個繡著棉花圖案的亞麻胸甲。從此,亞麻開始風行于歐洲,成為達官貴人身份的象征。
翻開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的經(jīng)典《圣經(jīng)》,我們看到有關(guān)亞麻的記載有 40 余處。在教民獻給上帝的禮物中,由亞麻織成的“細麻布”與金銀、珠寶并列其中。所以說,亞麻是連上帝都感興趣的東西。
十四世紀,教皇約翰十二世的臥室墻上掛上了精美的亞麻織品。而如今,在世界一流航空公司班機的頭等艙和許多著名的國際飯店,亞麻飾品被廣泛采用。
作為經(jīng)濟作物種植的主要麻類作物有苧麻、亞麻、紅麻、黃麻、麻、大麻。其中苧麻、亞麻、大麻為紡織工業(yè)的精紡纖維,紅麻、黃麻、劍麻、大麻為粗紡纖維。前者主要用于紡織中高檔衣服料,后者用于饈和水土等行業(yè)的原料。苧麻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常年種植面積在10-20萬公頃,目前纖維總產(chǎn)達到35萬噸。亞麻主要公布在東北3省和新疆、云南、湖南等地,常年種植積10-15萬公頃(不包括油用亞麻)。黃、紅麻主要分布在黃河、淮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qū),種植面積年均在20-25萬公頃。大麻分布在安徽、山東、河南等地,常年種植面積2-3萬公頃。劍麻分在華南一帶,種植面積3-5萬公頃。我國主要麻類作物面積約達50 萬公頃。
苧麻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生產(chǎn)和加工歷史,苧麻纖維有著其他天然纖維所不具備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特性,在人們注重環(huán)境保護、崇尚回歸大自然的今天,苧麻產(chǎn)品將會成為人們優(yōu)先選擇的綠色產(chǎn)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