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是為適應我國苧麻紡織行業(yè)向高科技發(fā)展,便于國際貿(mào)易及技術交流,對GB/T 7699—1987的修訂。本標準與GB/T 7699—1987相比,取消了苧麻分級的規(guī)定,在技術指標上,對長度、含水率、含雜率等方面都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標準,更加體現(xiàn)了標準的先進性、科學性、可行性。 本標準從生效之日起,同時代替GB/T 7699—1987。 本標準的附錄A是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纖維檢驗局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纖維檢驗局、農(nóng)業(yè)部農(nóng)業(yè)司。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棉麻局、湖南省纖維檢驗所、湖南苧麻技術研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續(xù)剛、蔡寶軍、龔惠和、張國平、蔣敏、李琳。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苧麻的分類、分等的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苧麻生產(chǎn)、收購、加工及交接檢驗。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883—1 986苧麻回潮率、含水率試驗方法 GB/T 5884—1986 苧麻纖維支數(shù)試驗方法 GB/T 8170一1987數(shù)值修約規(guī)則 3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 雜質:苧麻中的麻骨、麻屑、麻葉等自然含雜。 4 技術要求 4.1 按苧麻纖維線密度,分為甲、乙兩類。 4.1.1 甲類:苧麻纖維線密度在556 mtex及以下(公制支數(shù)在1 800支及以上)的為甲類。 4.1.2 乙類:苧麻纖維線密度在556 mtex以上(公制支數(shù)在1 800支以下)的為乙類。 4.2 根據(jù)苧麻的收獲季別,分為頭麻、二麻、三麻等。 4.3 等別規(guī)定見表1。 4.4 苧麻各等回潮率不得超過16%。 4.5 各等的麻束均須根齊尾順。 4.6 在同一批苧麻中,本等相符率應不低于80%,不得跳等。 4.7 根據(jù)4.3規(guī)定的感官品質,制作標準樣品。各等標準樣品均為該等的底線,標準樣品每兩年更新一次。 標準樣品制作及使用規(guī)定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 4.8 凡是不符合4.3規(guī)定的為等外麻。 5 檢驗 5.1 收購散麻時,對照標準樣品進行檢驗。 5.2 批量交接時,按以下方法檢驗。 5.2.1 感官品質、雜質、長度檢驗批樣 取樣應具有代表性。在100包中隨機取樣5包,每包取樣3小把(約3 kg)。不足100包按100包取樣,超過100包,每超過50包增加1包。 5.2.2 感官品質檢驗 根據(jù)4.3和5.2.1的規(guī)定,逐把對照標準樣品進行檢驗。 5.2.3 長度檢驗 從批樣中隨機抽取10小把麻樣,將麻把平放理直,用米尺從一把麻的根部量至麻把總根數(shù)的80%處的量值為該把麻的長度。 計算10把麻長度的算術平均值,修約至O.5 cm。 5.2.4 雜質檢驗 從批樣中隨機抽取3把麻樣作為試樣,用分度值不大于1 g的案秤分別稱試樣重量后,用手抖動麻把,揀出麻骨、麻屑、麻葉等自然含雜,再分別稱試樣重量,按式(1)計算含雜率。 以3把麻樣的算數(shù)平均值作為計算結果,數(shù)值修約按GB/T 8170執(zhí)行,結果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一位。 5.2.5 回潮率檢驗 批樣數(shù)量抽取按5.2.1規(guī)定,其余按GB/T5883執(zhí)行。 5.2.6 單纖維線密度檢驗 批樣的抽取按5.2.1,其余按GB/T5884執(zhí)行。 6 包裝、標志、運輸、貯存 6.1 包裝 6.1.1 苧麻成包前,應分清類別、季別、等別。離根端20 cm處扎成1 kg左右的小把,由5~7個小把根部朝同一方向扎成簡易小捆,由若干同等別的小捆梢部朝內(nèi)折疊,用同品質的苧麻作捆索,機械打包,每包捆索4~5道。 6.1.2 麻包重量和體積 麻包重量約為75 kg,體積為100 cm×45 cm×40 cm。 6.2 標志 6.2.1 標簽 麻包兩端懸吊硬紙板或麻布標簽,標簽規(guī)格為長12 cm,寬4 cm。標簽上應標明產(chǎn)地、類別、季別、等別、批次、重量。 6.2.2 標簽圖樣按圖1規(guī)定。 6.3 運輸 運輸時,應嚴加覆蓋,不得與危險品、易燃品、污染物混裝。 6.4 貯存 按類別、季別、等別分別堆放,應做到防火、防潮、防霉變。 附錄A (標準的附錄) 苧麻標準樣品制作及使用 A1 標準樣品根據(jù)4.3規(guī)定制作,每套標準樣品分為一、二、三等,置于樣品盒(袋)中。 A2 標準樣品系各等的最低限,在進行收購、交接驗收時,不得低于本實物標準樣品。 A3 標準樣品供檢驗苧麻感官品質之用。 A4 使用標準樣品時,應謹慎取出,嚴禁抖動、揉搓,以免標準失真,用后應隨即收管。 A5 使用標準樣品對照檢驗時,需選擇光線適中的地方,不得在陽光直射或背光陰暗的地方進行。 A6 標準樣品必須妥善保管,不得置于潮濕、高溫或日曬的地方,以防變質變色。 A7 標準樣品有效期為兩年,如有效期內(nèi)發(fā)現(xiàn)損壞、變色、變質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