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麻落麻/滌綸混紡織物的各項服用性能和混紡比之間的回歸分析及擬合曲線可以看出,混紡織物的拉伸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摩擦失重率、折皺回復角、懸垂系數(shù)、彎曲剛度、吸濕率、透氣量與混紡比之間有顯著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隨著亞麻落麻含量的增加,混紡織物的拉伸強度、耐磨性、折皺恢復性隨之下降;吸濕性隨之提高;而織物的剛?cè)嵝院蛻掖剐栽诼渎?滌綸混紡比為60/40時最好;透氣性在落麻/滌綸混紡比為25/75時最好。 5.結(jié)束語: 織物的各項服用性能受原材料的性質(zhì)、前處理條件、紡紗工藝、織物組織、織造工藝、染整加工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本實驗從原材料的選擇開始,到亞麻落麻/滌綸混紡織物性能的測試,盡量控制除混紡比以外的其它因素保持一致,所得結(jié)果雖然在有些參數(shù)上存在差異,但是,從織物各項性能與混紡比關(guān)系的分析可以得出結(jié)論:在紗線和織物結(jié)構(gòu)相近的情況下,亞麻落麻/滌綸混紡織物的拉伸斷裂強度、拉伸斷裂伸長率、失重率、折皺回復角、彎曲剛度、懸垂系數(shù)、吸濕量、透氣量的變化與混紡比之間存在規(guī)律性,也就是說,通過控制混紡比,可以得到不同服用性能的亞麻/滌綸混紡織物??椢锓眯阅芘c混紡比之間規(guī)律性的研究為開發(fā)亞麻落麻混紡產(chǎn)品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再參考織物的不同風格要求和紡紗工藝的難易程度,有助于生產(chǎn)者快速、準確地根據(jù)消費者的要求生產(chǎn)出相應的產(chǎn)品,避免做大量的重復性的實驗工作,節(jié)約人力、物力,縮短生產(chǎn)周期,提高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徐鈾“粘膠/亞麻二粗混紡紗、布的生產(chǎn)實踐”《棉紡織技術(shù)》1994,22(10):4748) 2.周啟澄“怎樣掌握混紡紗的投料比”《毛紡科技》1989(3):16—18) 3.S A Mansour“Triple Yarn Blending”《The Indian Textile Journal,1998》(5):5867) 4.Chaudhuri A“Blending of jute fibre with natural and synthetic fibres”《The Indian Textile Journal》1991,101:122—131) 5.Debnath C R“Som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blending of jute and viscose rayon”《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1974,65:393—394) 6.鄒國林“苧麻混紡產(chǎn)品混比的設計構(gòu)思與實踐”《紡織品參考資料:麻紡織部分》1992(3):12—13) 7.趙建偉“滌麻細薄織物的最佳混紡比與紡織工藝探討”《紡織品參考資料:麻紡品部分》1992(3)32—35) 8.方開泰等《實用回歸分析》科學出版社.1988,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