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苧麻纖維素本身具有較好的光澤,纖維結晶度較高,加之干布絲光在常溫條件下堿液滲透不充分,只能實現(xiàn)表面絲光。所以絲光對提高苧麻織物的光潔度不明顯,只是對染料的上染率有一定影響,其影響程度也不如棉纖維顯著。隨著染色深度的變化而變化,影響程度約為:淺色10%、中色20%、深色30%,由此可見,堿的濃度對苧麻的影響比棉強烈。采用棉絲光工藝的堿濃度處理苧麻織物則手感較差,這主要是由于在濃堿的強烈作用下,苧麻纖維在劇烈收縮過程中經(jīng)受較大的經(jīng)緯向張力,從而導致纖維形狀的改變。 在生產(chǎn)實踐中結合苧麻纖維的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能,同時兼顧棉纖維的性質(zhì),采用了低堿絲光,織物手感與半制品質(zhì)量均較好。其工藝流程為:車速,m/min 40 ;軋堿濃度,g/L 17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