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梢扦插繁殖是剪取苧麻莖部頂梢或分枝梢,帶3-4片展開葉,直接插入苗床土壤上生根,成為完整植株的一種快速無性繁殖新技術(shù)。其優(yōu)點:一是繁殖系數(shù)大,頂梢和分枝梢長根快,能在很短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扦插材料,一般一畝二齡麻,一年內(nèi)可繁殖500畝左右。二是成苗速度快,麻苗素質(zhì)好。一般4月中下旬扦插,從開始至育成生根苗出圃,只需20天左右,5月至9月扦插,從開始至育成生根苗出圃,只需15天左右。同時這種苗挺拔健壯,生長旺盛。三是操作技術(shù)簡單,成本低,容易推廣。苧麻嫩梢扦插只需少量土地,一些農(nóng)用薄膜、竹篾和舊麻袋(或草簾子)就能育苗,方法簡單,農(nóng)民都能掌握,適宜在農(nóng)村推廣。嫩梢扦插繁殖技術(shù)要點:
一、材料與工具準備 育苗用的材料,主要是農(nóng)用薄膜、高錳酸鉀、干濕球溫度計、快剪、竹拱篾(6尺長、7分寬)、遮蔭復蓋物(草簾、竹簾、舊麻袋等)。粘性土壤還要準備細河沙(2.5立方米/畝)。育苗工具主要是長咀噴壺(每畝三個)、糞桶、糞瓢、籮筐、鋤頭等。復蓋材料不要太粗糙,以免操作中損壞薄膜。薄膜要檢查,有孔必須補好。舊膜宜洗凈再用,便于觀察膜內(nèi)麻苗。
二、苗床整地 春季4月育苗,苗床應選地勢平坦、避風向陽、土質(zhì)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5~10月育苗,苗床應選水源方便的地方,高溫季節(jié)還可利用樹蔭下育苗。苗床以壤土或沙壤土最好。粘土、重粘土也可作苗床。苗床位置最好南北向。苗床選好后,應于扦插前2~3天選晴天進行整地,挖5~6寸深,打碎土塊,做到土面細碎平整,揀盡雜草。然后作成寬4尺、長5~6丈的畦,畦溝寬1.5~2尺,深4~5寸,圍溝寬1.5尺,深7~8寸,以利操作和排水,苗床選用壤土或沙壤土的,可以不開溝扦插;如用粘土或重粘土,可在廂面加細河沙與土拌勻,再扦插。
三、剪取嫩梢 在大田剪取的頂梢、分枝梢,或苗床剪取扦插苗的頂梢,長度3~4寸,剪梢宜在晴天和陰天進行,雨天不宜剪取。頂梢和分枝梢都可作繁殖材料,但分枝梢比主莖梢發(fā)根快,因此大面積生產(chǎn)上宜采用分枝梢作繁殖材料。一般在麻株長到1~1.5尺高,提前在扦插15~20天,摘除主莖頂芯,可以催發(fā)分枝梢。嫩梢剪回后,應放在陰涼處,剪去多余的葉片,只留頂葉3~4片,然后在葉節(jié)下0.5~1寸處剪斷,剪 成3~4寸長的插條。剪苗要用快剪,切口要平,不剪斜口,剪時要輕輕捏麻莖,操作要快,做到邊剪苗,邊消毒、邊扦插,以免插條失水太多,影響成活。
四、消毒處理 苗床土壤和嫩梢均可用4萬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處理,即40公斤水中加1克高錳酸鉀。扦插前用高錳酸鉀溶液淋透苗床,并把剪下的一小批嫩梢在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3分鐘。插后再用高錳酸鉀溶液把苗床淋一遍,這樣可使土壤與插條基部緊密接觸,又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高錳酸鉀溶液還有促進發(fā)根的作用。
五、扦插生根 插前應把苗床澆透,標準是表土濕透3~4寸,表土中直徑1寸以上的土塊無“干心”,試插嫩梢容易入土即可。但澆水多少應視季節(jié)而定,4月份正值江南梅雨期,土壤含水量高,插前應少澆水;6~10月氣溫高,又常有伏旱和秋旱,插前應澆透水,然后在苗床上插好拱篾(拱高1.2尺左右,跨度3.5尺左右,拱的間距2尺左右)就可扦插。插時行距3寸,株距1寸左右,插0.5~0.6寸深,每畝苗床插8~10萬畝。邊插邊用竹簾或草簾遮蔭,插完一畦后,灑水一遍,并沿畦的兩邊挖去2寸寬的土,使苗床畦面保持在3.5尺左右,隨即用薄膜復蓋。復上畦邊挖下的松土, 壓在薄膜四周密封,保溫保濕。
六、苗床管理 搞好苗床溫、濕度的管理,是嫩梢扦插育苗成活的關(guān)鍵。膜內(nèi)溫度在不超過40℃的前提下,空氣相對濕度在95~100%,溫度越高,越有利于發(fā)根。膜內(nèi)濕度大,溫度低,發(fā)根慢,易爛苗;膜內(nèi)濕度小,溫度高,麻苗萎蔫、死亡。如5~6月育苗,插后8天內(nèi),膜內(nèi)濕度保持在95~100%,控制膜內(nèi)溫度不超過40℃,插條葉片就能保持平展挺直,2~3天傷口愈合,7天左右開始長根,成活率可達85~95%。7~8月育苗,插后5天開始長根,具體管理方法如下:
1、調(diào)控膜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扦插時苗床要澆透水,插后再澆一遍,立即蓋膜壓土密封,一般4~5天不要揭膜,這樣膜內(nèi)空氣濕度3~4天內(nèi)就能保持在95~100%。如插后2~3天,嫩梢葉片微卷,這是正?,F(xiàn)象,只要中午嫩梢不勾頭,卷葉不嚴重,就不心揭膜澆水。但要經(jīng)常觀察膜內(nèi)的濕度變化,當干濕球溫度計上表示的空氣相對濕度小于90%時(查表);或從膜外觀察,下午7點以后膜內(nèi)沒有大量水珠掛在薄膜下,就需揭膜澆水,每次揭膜澆水后,都要壓土密封,直到煉苗時為止。在5~9月育苗,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多,次數(shù)不宜過密,否則容易霉爛,膜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也難以穩(wěn)定。
2、光溫調(diào)控:插后要酌情遮蔭,一方面可以降低膜內(nèi)溫度;另一方面,必須給麻苗一定時間的光照,促進麻苗發(fā)根。遮蔭辦法是在苗床薄膜上復蓋二層竹簾或一層舊麻袋,或其它遮蔭復蓋物。每天下午6點半(夏令時)揭去遮蔭復蓋物,翌日上午9點再蓋上,也可采取上午11點以前蓋薄膜東邊,下午5點后蓋西邊,上午11點到下午5點全蓋上,延長光照時間,促進麻苗生根。要經(jīng)常觀察膜內(nèi)溫度,特別要注意每天11點至16點時的溫度。當膜內(nèi)溫度上升到
3、揭膜煉苗:當檢查苗床的床苗90%以上發(fā)根,并已有4~6條細根,根長1~1.5厘米時,即可揭膜煉苗。一般4月上旬至4月下旬育苗,12天左右可以煉苗,5~9月育苗,6~10天可以煉苗。煉苗要分段進行,時間上先短后長。首長揭開薄膜的兩端通風,1~2天后,可揭除薄膜,白天只蓋竹簾等遮蔭物,夜晚露苗。再過1~2天后即可全部折除復蓋物,選陰天或晴天下午帶土移栽大田。煉苗階段如苗床土壤較干,也要及時澆水。
4、清理病苗、死苗:每次揭膜澆水時都要注意有否病苗、死苗,苗床中病苗和死苗要帶出苗床外,以免影響其他嫩苗。7~9月高溫季節(jié)育苗,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容易出現(xiàn)黑桿死苗現(xiàn)象。如果出現(xiàn),應立即拔除,并每廂灑施千分之一托布津藥液20公斤消毒、滅菌。
要完成上述苗床管理措施,必須有專人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