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884-86)
Count testing of ramie fiber
本標準為切段稱重法測定苧麻纖維(精干麻及精梳后的纖維)支數(shù)的方法。凡生產(chǎn)、驗收和交貨中提請檢驗時均按照本標準試驗。
取樣
按照GB5881—86《苧麻理化性能試驗取樣方法》規(guī)定進行。
試驗條件
試驗可在標準大氣條件下進行,也可在非標準大氣條件下進行,但試驗條件必須穩(wěn)定。記錄及報表中均需注明試驗時的溫濕度條件。
量進行試驗結(jié)果均按公定回潮率時的重修正。
試驗周期
可根據(jù)需要進行周期性試驗。各產(chǎn)品品種每天試驗不得少于一次。驗收和交貨時的試驗周期由雙方商定。
試驗儀器
1纖維切斷器具
纖維長度切割器。
技術(shù)參數(shù)參考型號
切割長度:
2稱量儀器
精密扭力天平。
技術(shù)參數(shù)參考型號
載荷范圍:0~5mg;JN-A-5型
最小分度值:0.01mg。
精密扭力天平。
技術(shù)參數(shù)參考型號
載荷范圍:0~25mg;JN-A-25型
最小分度值:0.05mg;
其它
黑板絨;
絨板擦:
鑷子:不銹鋼:12~
稀梳:8~10針/cm;
玻璃板:
試樣方法
1試樣準備
將已取好的試樣分別平鋪于臺面上,自精干麻基、梢對折處剪斷,再向基部剪下
1.2精梳纖維試樣準備
將已取好的試樣平鋪于臺面上,從不同部位隨機抽取總量約為
2試驗步驟
從試樣中取出約300mg纖維,先用右手拇指與食指握住纖維束,然后按纖維的長短次序,一端平齊地逐步轉(zhuǎn)移到左手的拇指與食指之間的握持點上,如此左、右手反復(fù)轉(zhuǎn)移整理兩次,即可得到一端排列整齊的長纖維在下、短纖維在上、寬10~
2.2梳理
仔細地用鑷子揀除麻束中的并絲、雜質(zhì)、并用稀梳輕輕地梳理,除凈麻束中的游離纖維。
2.3分束
將已梳理完畢的麻束按纖維長短在玻璃板上一層層地疊合在一起(
2.4切段
將麻束平直地放置在切割器夾板中間,麻束應(yīng)與切刀垂直。整齊的一端露出約
將已切好的麻束,依次放在清潔的玻璃板上,并用另一玻璃板壓住。其切刀兩端剩余的纖維留做測回潮率試樣用。
2.5稱重
用鑷子仔細地取出玻璃板上的麻束,依次在精密扭力天平上稱重(每個麻束切割重量約為1.5mg)并記錄。
2.6計數(shù)纖維根數(shù)
該試驗共做十次。
計算方法
苧麻纖維支數(shù)按下無計算:
式中:Nm—公定回潮率下的纖維支數(shù),支;
L—切割器的切割長度,
n—麻束中纖維根數(shù);
g1—麻束在非標準大氣條件下的重量,mg;
W1—纖維的實際回潮率,%;
W0—纖維的公定回潮率,%;本標準中規(guī)定為12%。
纖維支數(shù)取整數(shù)。數(shù)字的修約按GB1.1—81《標準化工作導(dǎo)則編寫標準的一般規(guī)定》附錄C數(shù)字修約規(guī)則(補充件)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