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麻類產業(yè)技術體系麻類營養(yǎng)與肥料科學家崗位,項目經費充足,歡迎各位有志之士報考或調劑本人的研究生
導師資格:博士生導師 碩士生導師
招生專業(yè):作物學(博士生、碩士生,作物信息技術方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碩士生)
職稱:教授
最高學歷:博士研究生
最高學位:博士
學術團體任職:中國作物學會麻類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 湖南省麻業(yè)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麻業(yè)科學編委
辦公郵箱:13975117256@163.com , QQ: 627274845,微信:cgx627274845
辦公電話:0731-84635438, 13975117256
通信地址:長沙市芙蓉區(qū).湖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苧麻研究所 410128
主要研究方向:麻類栽培育種、生理生態(tài)、植物營養(yǎng)生理及作物信息技術
崔國賢個人簡歷
一、基本情況
男,漢族,1963年9月生,湖南沅江人,教授,博士,南京農業(yè)大學植物營
二、業(yè)務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苧麻育種栽培與綜合利用、植物營養(yǎng)生理與抗逆生理, 以及覆蓋旱作水稻生態(tài)生理等。目前主要承擔國家麻類產業(yè)技術體系土壤肥料崗位資助項目。曾主持承擔的湖南省重點項目“苧麻規(guī)范化栽培研究”,在首屆國際苧麻學術討論會上宣讀,獲得較高評價,并于1996年獲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攻讀博士學位期間(1995-1997)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苧麻鉀營養(yǎng)基因型差異及其機理研究”(批準號39470416,1995-1997),博士論文獲得同行專家好評;1997-1999年在南京農業(yè)大學博士后期間承擔江蘇省科委項目“覆蓋旱作水稻營養(yǎng)生理特征及適應機理研究”,研究創(chuàng)新點多,已引起同行廣泛關注并索要資料,博士后期間還承擔了“江蘇省濱海鹽堿地區(qū)苧麻引種試驗研究”,引種獲得成功并獲得較高產量。1999-2002年項目第二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低鉀脅迫下苧麻體內產生的激素信號研究” (批準號39870542),此外,還先后參加了湖南省科技廳、教育廳、計委等單位下達的項目“苧麻優(yōu)質高產栽培施肥方案和施用技術研究”、“稀土元素對苧麻產量與品質的影響研究”、“苧麻增產菌選優(yōu)與推廣”、“苧麻新品種湘苧三號的選育研究”、“苧麻三改四配套技術研究”、“幾個苧麻新品種營養(yǎng)特性研究”、“利用現代生物工程選育苧麻多倍體新品種及純二倍體種子繁殖新技術研究”、 “湖南省苧麻產業(yè)化與基地建設”等的研究工作。承擔科技部“十一五”國家支撐計劃項目“麻資源高效開發(fā)利用技術研究”課題中“優(yōu)質麻類專用品種與加工技術”專題、農業(yè)部引進項目(948項目)“麻類產業(yè)發(fā)展關鍵技術的引進、創(chuàng)新與示范”項目中“麻質紙地膜資源和加工技術的引進與示范”課題、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辦項目“優(yōu)質苧麻良種繁育及規(guī)范化栽培技術推廣”、校穩(wěn)定人才基金“纖用型與纖油兼用型苧麻新品種的選育及其綜合利用研究”、湖南省教育廳“苧麻葉面肥的研制及作用機理研究”、省計委“苧麻特優(yōu)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國家863子專題“苧麻種質資源篩選與創(chuàng)新”,并參加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苧麻高產高支木質素和半纖維素的遺傳改良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苧麻敗蔸基因型差異及其機理研究”、“苧麻耐鎘能力基因型生理和分子機制”等。
三、主要業(yè)務成就(截止
主要學術成就:
1、開展苧麻新品種選育,選育成功“湘苧7號”(排名第1,國審品種)、“多倍體1號”(排名第2)、“多倍體2號”(排名第2)及“湘苧3號”(參與),在全國主產麻區(qū)大面積應用,取得顯著效益。
2、開展苧麻優(yōu)質高產與高效施肥技術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排名第1)、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1項(排名第1)、出版專著1本(排名第1),以及一系列高質量論文(見論文著作發(fā)表情況),創(chuàng)建苧麻全年畝產纖維345公斤超高產試驗與示范基地,受到麻農好評。
3、開展苧麻等作物信息技術及相應數據庫研究,獲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項(排名第1),完成苧麻專家系統上線,創(chuàng)辦麻類作物營養(yǎng)與施肥網(www.swei.xyz),受到麻類同行好評。
4、開展苧麻綜合利用如苧麻種子油、綠原酸、黃酮類物質等的研究,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承擔課題項目:
1. 2016年01月-2016年12月 [主持國家級 (科研)] 國家麻類產業(yè)技術體系土壤肥料崗位 農業(yè)部與財政部 CARS-19-E20( / 70) 研究與發(fā)展成果應用
2. 2011年01月-2015年12月 [主持國家級 (科研)] 國家麻類產業(yè)技術體系土壤肥料崗位 農業(yè)部與財政部 CARS-19-E20( / 350) 研究與發(fā)展成果應用
3. 2008年08月-2012年12月 [主持國家級 (科研)] 國家麻類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麻類作物營養(yǎng)與施肥科學家崗位農業(yè)部與財政部Nycytx-19-E17(350 / 350) 研究與發(fā)展成果應用
4. 2015年01月-2018年12月 [副主持國家級 (科研)] 不同敗蔸抗性苧麻地上部與地下部物質代謝的差異及模擬仿真試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1471543 ( / 78) 應用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 2014年01月-2015年12月 [副主持國家級 (科研)] 苧麻耐鎘能力基因型生理和分子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31301275 ( / 24)應用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6. 2013年01月-2014年12月 [主持地市級 (教改)] 鎘、砷復合污染下不同耐性苧麻品種生理生態(tài)響應機制研究湖南省教育廳CX2013B284( / 1) 應用研究
7. 2012年01月-2013年12月 [副主持省部級 (科研)] 外施有機酸對不同積累型苧麻富集鎘的影響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12JJ4026( / ) 基礎研究
8. 2007年01月-2008年12月 [副主持省部級 (科研)] 優(yōu)質水稻、苧麻新品種及其規(guī)范化栽培技術示范推廣湖南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辦 湘農綜[2007]17號(7.5萬元 / 15萬元) 研究與發(fā)展成果應用
9. 2007年01月-2009年12月 [主持國家級 (科研)] 纖維與生物質兼用苧麻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農業(yè)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費 (5 / 10) 應用研究
10. 2006年01月-2008年12月 [主持 國家級 (科研)] 麻資源高效開發(fā)利用技術研究中子課題優(yōu)質麻類專用品種與加工技術科技部十一五國家支撐項目專題 ( / 10萬) 應用研究
11. 2006年01月-2010年12月 [主持 國家級 (科研)] 麻類產業(yè)發(fā)展關鍵技術的引進、創(chuàng)新與示范中麻質紙地膜資源和加工技術的引進與示范農業(yè)部948項目辦 2006-19(6)(10萬元 / 40萬) 應用研究
12. 2006年01月-2007年12月 [主持 省部級 (科研)] 優(yōu)質苧麻良種繁育及規(guī)范化栽培技術推廣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辦 湘農綜[2006]81號(6萬元 / 6萬元) 應用研究
13. 2006年01月-2006年12月 [主持 企業(yè) (科研)] 黃麻品種比較實驗江蘇紫荊花公司 ( / 2萬) 應用研究
14. 2005年01月-2007年12月 [主持 校級 (教改)] 纖用型與纖油兼用型苧麻新品種的選育及其綜合利用研究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WD08( / 4萬) 應用研究
15. 2001年01月-2004年01月 [主持 省部級 (科研)] 苧麻物化產品的開發(fā)及綜合化控技術體系研究省計委 ( / ) 應用研究
16. 2001年01月-2005年12月 [參與 國家級 (科研)] 麻類作物高效育種技術及優(yōu)質、高產、多抗新品種選育國家863項目子專題 (6萬元 / 20萬元) 應用研究
17. 2001年01月-2005年01月 [參與 省部級 (科研)] 苧麻高產高支品種木質素和半纖維素的遺傳改良省教育廳 ( / 5萬元) 應用研究
18. 2000年01月-2001年12月 [主持 省部級 (科研)] 苧麻葉面肥的研制及營養(yǎng)機理研究省教育廳
19. 1999年01月-2002年12月 [副主持 國家級 (科研)] 低鉀脅迫下苧麻體內產生的激素信號研究國家基金委 39870542(3 / 9) 基礎研究
20. 1997年01月-2001年01月 [參與 省部級 (科研)] 利用外源基因轉移技術選育超高產、超優(yōu)質苧麻新品種研究省科技廳 ( / ) 應用研究
21. 1997年01月-1999年12月 [參與 省部級 (科研)] 覆蓋旱作水稻營養(yǎng)生理特征及適用機理研究江蘇省科委 ( / ) 應用研究
22. 1997年01月-1999年12月 [參與 省部級 (科研)] 江蘇省濱海鹽堿地區(qū)苧麻引種試驗研究 ( / ) 應用研究
23. 1997年01月-2001年01月 [參與 省部級 (科研)] 應用生物技術DNA導入快速選育超優(yōu)質苧麻新品種研究 省計委 ( / ) 應用研究
24. 1995年01月-1997年12月 [參與 國家級 (科研)] 苧麻鉀營養(yǎng)基因型差異及機理研究 39470416( / ) 應用研究
25. 1991年01月-1995年12月 [參與 省部級 (科研)] 苧麻優(yōu)質高產栽培施肥方案和施用技術研究湖南省農業(yè)廳 ( / ) 應用研究
26. 1988年01月-1991年12月 [參與 省部級 (科研)] 稀土元素對苧麻產量與品質的影響研究省科技廳 ( / ) 應用研究
27. 1986年01月-1995年12月 [主持 省部級 (科研)] 苧麻規(guī)范化栽培研究湖南省科技廳 ( / ) 應用研究
28. 1986年01月-1995年12月 [參與 國家級 (科研)] 苧麻增產菌研究與推廣 ( / ) 應用研究
29. 1985年01月-1996年12月 [參與 省部級 (科研)] 苧麻新品種湘苧三號的選育研究 湖南省科技廳 ( / ) 應用研究
近5年代表性著作與論文(除特別注明,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1. 苧麻栽培與利用新技術,金盾出版社,2012(主編)
2. 麻類學科研究生培養(yǎng)手冊,電子版,2015(主編)
3. 作物栽培學各論(南方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1(參編麻類部分)
4. 作物栽培學總論科學出版社 2006(參編麻類部分)
5. 現代作物栽培學,官春云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參編麻類部分)
6. 苧麻間套作的應用研究進展.中國農學通報,2016,32(27):1-5
7. 苧麻根系研究進展.農學學報,2016,6(7):19-23
8. 麻農不愿意種麻,苧麻產業(yè)向何處去.中國麻紡,2016(4):17-19
9. 氮肥用量、刈割高度對飼用苧麻產量、營養(yǎng)品質及敗蔸的影響.草業(yè)學報,2015,24(12):112-120
10. 刈割對苧麻分株、生物量及敗蔸的影響研究簡報.中國麻業(yè)科學,2015,37(6):298-305
11. 富含綠原酸苧麻種質資源篩選研究.中國麻業(yè)科學,2015,37(5):225-228
12. 利用“3414”實驗設計進行苧麻測土配方施肥研究.中國麻業(yè)科學,2015,37(3):138-143
13. 鎘、砷復合污染對苧麻生長及吸收鎘、砷的影響.中國麻業(yè)科學,2015,37(4):183-188
14. 不同配方葉面肥對苧麻產量、纖維支數及敗蔸情況的影響.中國麻業(yè)科學,2015,37(2):80-86
15. Comparative effects of chelants on plant growth, cadmium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 nine cultivars of ramie. 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 – Soil & Plant Science. 2014,64(1):71-78
16. Effect of Zinc and Iron Deficiency on Cd Concent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Different Ramie Cultivars.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14,33(2): 283-287
17. 鋅、鐵缺失對苧麻吸收及轉運重金屬鎘的影響.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4,33(2):283-287
18. 冬閑苧麻田套種牧草對雜草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草業(yè)科學,2014,31(1):139-143
19. 應用數字圖像技術診斷苧麻氮素營養(yǎng)的研究簡報.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1,17( 3): 767- 772
20. 苧麻葉片SPAD值與氮素含量關系的初步研究. 中國麻業(yè)科學,2011,33(1):20-23
21. 鈣氮配施對湘苧三號纖維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中國麻業(yè)科學,2011,33(5):258-260
22.不同施氮水平下苧麻生長特性的研究.中國農學通報,2010,26(01):126-129
成果獲獎專利:
1. 2016年05月 [(品種)第一作者國家級 (科研)] 湘苧7號國家農作物品種鑒定 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鑒定編號:國品鑒麻2016006,證書編號:2016-185
2. 2015年12月 [(標準)第五作者國家級 (科研)] 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 測試指南苧麻 國家標準修訂
3. 2015年04月 [(專利)第二作者國家級 (科研)] 一種水稻田埂種植苧麻增加稻田害蟲天敵的方法國家專利申請 201510196890.2
4. 2015年03月 [(專利)第二作者國家級 (科研)] 一種分離純化苧麻葉片綠原酸的方法 國家專利申請申請?zhí)枺?span lang="EN-US">201510126120.0
5. 2014年07月 [(品種)第九作者省部級 (科研)] 湘南荻2號湖南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XPD012-2014
6. 2013年12月 [(標準)第六作者省部級 (科研)] 坡地苧麻抗逆品種篩選及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和綜合利用研究湘科成登字第:943Y20140090號省科技廳
7. 2013年05月 [(品種)第一作者省部級 (科研)] 湘苧7號湖南省苧麻新品種登記 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XPD011-2013
8. 2011年06月 [(專利)第一作者國家級 (科研)] 苧麻用氨基酸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國家發(fā)明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局 證書號第1253311號
9. 2010年10月 [(專利)第一作者國家級 (科研)]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苧麻葉片圖像處理系統V1.0 國家版權局 軟著登字第0242484號
10. 2009年03月 [(行政獲獎)第一作者校級 (科研)] 2008年度考核優(yōu)秀并給予嘉獎 湖南農業(yè)大學
11. 2008年09月 [(獲獎)第二作者校級 (教改)] 農學類專業(yè)實驗室體制改革 教學成果三等獎 湖南農業(yè)大學 C200821
12. 2006年06月 [(獲獎)第四作者校級 (科研)] 不同倍性苧麻形態(tài)學與細胞學及苧麻品種選育的基礎研究湖南農業(yè)大學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南農業(yè)大學
13. 2003年03月 [(成果)第二作者省部級 (科研)] 苧麻多倍體新品種Tri-1及Tri-2選育研究 省級品種登記 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XDP009(010)-2003
14. 1997年06月 [(獲獎)第六作者省部級 (科研)] 苧麻新品種“湘苧三號”選育 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南省科技獎勵辦
15. 1996年10月 [(獲獎)第一作者省部級 (科研)] 苧麻規(guī)范化栽培研究 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湖南省科技獎勵辦
16. 1996年05月 [(獲獎)第一作者省部級 (科研)] 苧麻規(guī)范化栽培研究 湖南省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省教育廳科教處湘教通(1996)47號
17. 1995年04月 [(獲獎)第五作者省部級 (科研)] 苧麻增產菌研究與推廣 湖南省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南省教育廳科教處湘教通(1995)42號
18. 1995年04月 [(獲獎)第六作者省部級 (科研)] 苧麻優(yōu)質高產施肥方案和施用技術研究 湖南省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二等獎湘教通(1995)42號
19. 1994年09月 [(成果)第五作者省部級 (科研)] 苧麻增產菌研究與推廣 省科委成果登記 湘科成登字第940711號
20. 1994年09月 [(成果)第六作者省部級 (科研)] 苧麻優(yōu)質高產施肥方案和施用技術研究 省科委成果登記湘科成登字第940713號
21. 1991年07月 [(獲獎)第六作者省部級 (科研)] 稀土在苧麻上的應用效果與技術研究 湖南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22. 1990年10月 [(成果)第一作者省部級 (科研)] 苧麻規(guī)范化栽培研究 省科委成果登記 湘科成登字第90055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