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常用鉀肥品種特性?如何科學施用?
常用鉀肥氯化鉀含有氯根,作物對缺鉀和對氯敏感的程度不一。對經濟作物施鉀,注重于改善產品品質,如施鉀可增加煙草葉片的厚度,改善煙葉的燃燒性和香味,降低果樹果實的酸度,提高甜度,增加甘蔗、甜菜的含糖量,提高出糖率。因此,施鉀要因作物、因土、因種植制度科學施用。
(1)不同鉀肥品種的特性與鉀肥施用。常用的鉀肥品種有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硫鉀鎂肥。硫酸鉀、硝酸鉀、硫鉀鎂肥由于不含氯,而且價格明顯高于氯化鉀,主要用于對氯敏感的作物,如煙草、瓜果類及蔬菜。而氯化鉀廣泛用于除煙草等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的其他作物。
(2)種植制度與鉀肥施用。在稻一稻輪作中,晚稻比早稻更易缺鉀,晚稻施鉀的效果優(yōu)于早稻。對水稻冷浸田施鉀肥,能增加根系活力,同時減輕硫化物、有機酸和亞鐵的危害。水稻秧田施鉀有利于培育壯苗,移栽本田后,還青快、分蘗早、葉片多、產量高。在水旱輪作中應優(yōu)先保證作物的施鉀。
(3)鉀肥的施用方法。對大多數作物來說,鉀肥應以基施為主,在施足有機肥情況下,也可基、追肥各半,而追肥宜早施。對砂質土壤,宜分次施用,以減少鉀素的流失。
70.鉀肥的主要作用?
具有鉀(K)標明量的單元肥料。鉀是植物營養(yǎng)三要素之一。與氮、磷元素不同,鉀在植物體內呈離子態(tài),具有高度的滲透性、流動性和再利用的特點。鉀在植物體中對60多種酶體系的活化起著關鍵作用,對光合作用也起著積極的作用。鉀素營養(yǎng)好的植物,能調節(jié)單位葉面的氣孔數和氣孔大小,促進二氧化碳(CO2)和來自葉組織的氧(O2)的交換;供鉀量充足,能加快作物導管和篩管的運輸速率,并促進作物多種代謝過程。
鉀元素常被稱為“品質元素”。鉀肥作用:①促使作物較好地利用氮,增加蛋白質含量;②使核仁、種子、水果和塊莖、塊根增大,形狀和色澤美觀;③提高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果實中維生素C的含量;④加速水果、蔬菜和其他作物的成熟,使成熟期趨于一致;⑤增強產品抗碰傷和自然腐爛能力,延長貯運期限;⑤提高作物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蟲害侵襲的能力。
71.常用的鉀肥品種有哪些?
鉀肥的品種較少,常用只有氯化鉀和硫酸鉀,其次是鉀鎂肥;草木灰中含有較多的鉀,常當作鉀肥施用;還將少量窯灰鉀作為鉀肥施用。我國的鉀肥資源較少,主要靠進口。
72.如何正確施用鉀肥?
(1)因土施用。一般土壤速效鉀含量低于80mg/kg時,增施鉀肥效果明顯;含量在80~120mg/kg,暫不施鉀。從土壤質地看,砂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低,應增施鉀肥;粘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高,可少施或不施。缺鉀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鉀。
(2)因作物施用。施于喜鉀作物如豆科作物、薯類、甘蔗、甜菜、煙等經濟作物,以及禾谷類的雜交稻等。
在多雨地區(qū)或具有灌溉條件良好的地區(qū)大多數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鉀,少數經濟作物為改善品質,不宜施用氯化鉀。此外,由于不同作物需鉀量不同及根系的吸鉀能力不同,作物對鉀肥的反應程度也有差異,水稻、甘薯、油料作物,鉀肥的增產效果最好,可達到11.7%~43.3%。
(3)輪作施用鉀肥。在稻一稻輪作中,因早稻施有機肥多,晚稻一般不施有機肥,故鉀肥應施在晚稻上。
(4)鉀肥品種之間的合理搭配。對于煙草、糖類作物、果樹應選用硫酸鉀為好;對于纖維作物,氯化鉀則比較適宜。由于硫酸鉀成本偏高,在高效經濟作物上可以選用硫酸鉀;而對于一般的大田作物除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則宜用較便宜的氯化鉀。
73、氯化鉀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氯化鉀(KCl)純品為白色、淡黃色、磚紅色的結晶體;有效成分(K2O)含量通常在60%左右;有較強的吸濕性,易溶于水;呈化學中性、生理酸性,為速效性鉀肥;適宜用于缺鉀土壤及水稻等大田作物;同時也比較適宜在中性石灰性缺鉀土壤上施用。
氯化鉀的使用方法:
(1)不宜在對氯敏感的作物上施用,如煙草、甜菜、甘蔗、馬鈴薯、葡萄等。
(2)可作基肥、追肥,但不宜作種肥。因為氯化鉀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氯離子,會影響種子的發(fā)芽和幼苗的生長。當用作基肥時,通常要在播種前10~15d,結合耕地將氯化鉀施入土壤中;是為了把氯離子從土壤中淋洗掉。當把氯化鉀用作追肥時,一般要求在苗長大后再追施。
(3)用量問題。掌握鉀肥經濟效益最大時的施用量。一般每畝的施用量控制在7.5~
(4)氯化鉀無論用作基肥還是用作追肥,都應提早施用,以利于通過雨水或利用灌溉水,將氯離子淋洗至土壤下層,清除或減輕氯離子對作物的危害。
使用氯化鉀肥料時應注意的事項:
(1)氯化鉀與氮肥、磷肥配合施用,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其肥效。
(2) 砂性土壤施用氯化鉀時,要配合施用有機肥。
(3) 酸性土壤一般不宜施用氯化鉀,如要施用,可配合施用石灰和有機肥。
74.硫酸鉀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硫酸鉀(K2SO4)是白色或帶灰黃色的結晶體,含K2O 50%左右;易溶于水;吸濕性較低,不易結塊,適合于配制混合肥料,物理性狀優(yōu)于氯化鉀;硫酸鉀為化學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廣泛適用于各種作物,特別是對氯敏感的作物;其使用方法有:
(1)用作基肥。旱田用硫酸鉀作基肥時,一定要深施覆土,以減少鉀的晶體固定,并利用作物根系吸收,提高利用率。
(2)用作追肥。由于鉀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小,應集中條施或穴施到根系較密集的土層,以促進吸收。砂性土壤常缺鉀,宜作追肥以免淋失。
(3)可用作種肥和根外追肥。作種肥畝用量1.5~
使用硫酸鉀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對于水田等還原性較強的土壤,硫酸鉀不及氯化鉀,主要缺點是易產生硫化氫毒害。酸性土壤宜配合施用石灰。
(2)硫酸鉀價格比較貴,在一般情況下,除對氯敏感的作物外,能用氯化鉀的就不要用硫酸鉀。
(3)對十字花科作物和大蒜等需硫較多的作物,效果較好。
75.硅肥對作物的主要作用?怎樣科學施用?
(1)主要作用。硅進入植株體內有利于控制蒸騰,使葉片在強光和干旱條件下不至于過度萎蔫,從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同時,硅還可以促進表層細胞硅質化,增強作物莖稈的機械強度,提高抗倒狀、抗病能力。土壤中硅的平均含量為32%,但可溶性的有效硅較低,難以被作物吸收,土壤愈酸、質地愈砂,有效硅含量愈低。有些作物對硅吸收量很大,如水稻吸硅量約為氮磷鉀吸收量總和的兩倍,在缺硅的稻田中施用硅肥一般可增產10%左右。
(2)施用方法。硅肥一般多呈堿性,在酸性土壤施用,能中和酸性,可以減輕鋁離子的毒害和減少磷的固定,改善作物磷素營養(yǎng)條件。同時硅、氮肥合理配施,可提高硅肥肥效。硅肥一般作基肥,施用在土壤有效硅含量小于90mg/kg,硅酸鈉每畝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