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鹽堿地作為重要的土地資源,在補充耕地數(shù)量、保障重要農(nóng)產(chǎn)品生產(chǎn)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羅布麻是一種具有經(jīng)濟、生態(tài)價值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備耐旱、耐鹽堿、耐寒暑、抗風沙、生態(tài)適應能力強的特點。在大力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背景下,聚焦羅布麻資源稟賦,采取短效種養(yǎng)的經(jīng)營方式,可以讓農(nóng)民有持久可靠長遠的產(chǎn)業(yè)收入和當年見效的經(jīng)濟收入,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發(fā)展與農(nóng)民效益共贏。詳細介紹了浙江地區(qū)羅布麻栽培管理技術,以期助力羅布麻實現(xiàn)規(guī)?;N植,標準化管理。
關鍵詞:羅布麻;種植;采收
羅布麻(ApocynumvenetumL.),也稱為紅麻和茶葉花,最早是在新疆的羅布平原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分布于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羅布麻具有耐干旱、耐鹽堿、耐寒暑、抗風沙,生態(tài)適應能力強的特點,是荒漠化治理、草原生態(tài)修復的重要作物,被稱為“戈壁仙草”。
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顯示,浙江省鹽堿地面積為39.8×104hm2,其中耕地7.22×104hm2,主要分布在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嘉興、臺州和舟山等7個市,鹽堿地規(guī)模大、分布廣、利用難度高。加強鹽生經(jīng)濟植物挖掘培育工作是當前浙江地區(qū)推動鹽堿地生態(tài)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為此,浙江地區(qū)積極轉變鹽堿地利用思路,遵循生態(tài)優(yōu)先、市場導向、科技支撐的原則,積極引種栽培耐鹽堿經(jīng)濟作物,逐步構建適應鹽堿地特點的區(qū)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體系。羅布麻集生態(tài)、藥用、經(jīng)濟效益于一身,在浙江地區(qū)開展羅布麻人工種植和推廣研究意義重大。
1羅布麻生物特性
羅布麻是夾竹桃科羅布麻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不僅藥用價值高,而且適應性極廣,是一種非常適宜推廣的生態(tài)經(jīng)濟型植物。羅布麻高1.5~3m,直立半灌木,枝條紫紅色或淡紅色;葉對生,橢圓狀,長1~5cm,寬0.5~1.5cm,葉緣具細牙齒,兩面無毛,葉脈纖細,葉柄長3~6mm,葉柄間具腺體,老時脫落;圓錐狀聚傘花序,通常頂生,有時腋生,花梗長約4mm,花冠圓筒狀鐘形,紫紅色或粉紅色;種子卵圓狀長圓形,黃褐色,長2~3mm,直徑0.5~0.7mm;花期4月—9月,果期7月—12月。羅布麻不僅花多,美麗、芳香,蜜腺發(fā)達,是一種良好的蜜源植物;而且花期較長,從5月底開到8月底,是鹽堿地區(qū)極好的觀賞植物。
2選地整地
2.1選地
羅布麻喜光,耐干旱、耐寒、耐水濕、耐暑熱和風沙,適合在氣候溫暖、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它對土壤的要求并不嚴格,可以在砂質土壤、壤土和黏土土壤中生長,但最好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以避免水澇對植株的影響。在選擇種植地點時,應優(yōu)先選擇陽光充足的地區(qū),避免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此外,羅布麻對土壤pH值的要求較為寬松,一般pH值在5.5~7.5時都能生長,但最適宜的pH值為6.0~6.8。
2.2整地
適墑整地,“平、碎、松、凈、墑”是保證苗齊、苗壯的關鍵。淺耕20~30cm,整理成寬度為2~2.5m的小畦,其長度隨溫棚情況而定,一般為7~8m。將用于分割小畦的小埂拍實,小埂的寬度為30cm、高度為20cm。修建小埂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播種時覆膜,苗期及以后除草和灌水方便。小畦整好后灌水1次,待土壤濕度合適即可播種。整地前施足底肥,腐熟廄肥施用量為1000~2000kg/667m2。
3繁殖方法
3.1種子繁殖
3.1.1播種時間
當5cm地溫達到12℃以上及時播種。設施播種時間為4月上旬,播種量8~12kg/hm2,露地播種時間為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太晚對羅布麻安全越冬有較大影響。
3.1.2浸種催芽
因羅布麻種子細小,千粒質量僅0.4g,種苗細弱,直接播種不易出苗,故應催芽后再播種。催芽方法:播種前去雜、精選羅布麻種子,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2h,清水洗凈后將種子裝入布袋中用清水浸泡3h,每隔1h換1次水,種子充分吸水后,取出放到恒溫培養(yǎng)箱中保濕催芽,當有5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3.1.3播種量
播種量為15~20kg/hm2。
3.1.4播種方式
開溝條播,溝深0.5~1cm,行距30cm,按m(種子):m(細砂)=1∶10的比例拌種,然后均勻撒入溝內,覆土0.5cm,鎮(zhèn)壓,后用水噴灑床面保持苗床濕潤,并在床面上覆保濕材料。小苗出土后于傍晚或陰天掀開覆蓋物,培育1a即可移栽。
3.2根莖繁殖
2月底—3月初進行根莖繁殖。先挖邊長為15cm的種植穴,穴距長30cm、寬25cm。選取2a生以上的根莖,切成10cm長的小段,每穴栽3根段,栽后覆10cm厚的土,澆足水。30d左右可陸續(xù)出苗。
3.3分株繁殖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進行分株。在春季,將母株根莖部分割成若干小株,每株應保留足夠的根系和葉片。分株后的部分插入培養(yǎng)基或土壤中,保持適度的濕潤度和通風條件,為了促進生根,可以使用生根劑或其他輔助生根的方法。隨著分株生長,可以逐漸減少水分和提高光照,以促進其生長和發(fā)育。
4育苗田管理
4.1間苗、定苗
當苗高5cm以上時間苗定苗。結合中耕除草,間去弱苗、過密苗或病苗,缺行斷壟的要及時移苗補苗,按株距5~8cm定苗。育苗期保持圃地整潔,結合除草進行松土、間苗。第1次間苗于5月底進行,保持280~300株/m2,第2次間苗于6月中旬進行,保持220~240株/m2。間苗的目的是去弱留強、間密留疏。
4.2水分管理
羅布麻播種后5~8d出苗,苗期生長緩慢,不能缺水,需要每天澆水1次,以保持土壤濕潤。苗高4~7cm時每隔2d澆水1次,適當控水以利于麻苗扎根。麻苗15~20cm高時,3d澆水1次;苗高40cm以上時,15d澆水1次。9月停止?jié)菜?,促進羅布麻充分木質化,有利于麻苗安全越冬。11月進行冬灌,水量控制在150m3/667m2。
4.3施肥管理
當苗高10cm時進行第1次追肥,此時麻苗根系弱,吸收肥料能力差,應施清糞水500kg/667m2;6月底苗高20cm時第2次追肥,施清糞水500kg/667m2+磷肥10kg/667m2+鉀肥5kg/667m2,然后澆水。苗高30cm后再施重肥1次。
4.4中耕除草
為促進羅布麻生長和減少雜草的競爭,應破土松土,改善土壤通氣性和保持土壤濕度,以利于羅布麻的根系生長。同時,中耕也有助于清除雜草,減少雜草對羅布麻的影響。主要危害性雜草為檳黎和稗子草。當苗高5~6cm時,結合中耕除草,苗較高時建議人工拔除株間雜草,全生育期中耕除草3~4次。
4.5光照管理
設施育苗保持全照自然光。露地育苗在揭除地表保濕材料后需搭設透光度70%遮陽網(wǎng),待苗生長至6葉時可逐步撤除遮陽網(wǎng)為全照自然光。
4.6起苗與出圃
出圃苗為1年生苗。于3月—4月或10月—11月起苗。起苗時保持苗木根系完整。幼苗修剪時宜選取莖粗0.3cm左右、高20cm左右完整幼苗,根須完整,去掉地上部分葉片。將修剪好的幼苗按50株或100株成捆打包。貯存時保持苗株平整,不傷根須,噴水打濕或塑料膜覆蓋保濕。運輸前將苗木根部蘸漿后再裝車運輸。裝車時依次平放,首尾相壓,緊密排列勿傷頂芽。運輸時采用噴水或濕草簾覆蓋的方法保濕。
4.7假植
苗木運至栽植地時需及時假植,假植時用濕潤土壤將根埋好勿傷頂芽,假植期間保持土壤濕潤。并保證隨栽隨取苗的原則。
5栽培技術
5.1栽植時間
在浙江地區(qū),通常在4月底—5月初移栽,待氣溫升高后,羅布麻會在5月中旬—6月初開始萌芽生長。在播種前,需要對土壤進行整地和施肥,以為羅布麻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
5.2整地
在人工種植前1年秋季整地,犁地時將農(nóng)家肥如腐熟的羊糞、牛糞等施入。移栽前保持土地平整。栽植地可采用塊狀、條狀、穴狀的整地方式。整地時施入腐熟有機肥、無機肥和殺菌劑。
5.3栽植方法
栽植時用生根劑蘸根處理后進行栽植。挖30~40cm深的坑,見濕土,每穴1苗。機械種植法:耕地平整,用四輪拖拉機開出深40cm,寬30~40cm的播種溝,將苗株放置在播種溝內,保持株距,行間距,播種后將播種溝填平,壓實。種植的深度一是要看土壤墑情,墑情好栽植淺一些,墑情差栽植深一些,要埋到濕土處,二是要依據(jù)是實生苗還是根段苗來決定,一般而言,實生苗栽植要淺一些,直立栽植最佳,根段苗栽植要深一些,平放在溝內或坑內并踩實。種植后澆透水。
5.4撫育管理
栽植后及時澆定苗水,生長期內根據(jù)土壤墑情灌溉3~5次。到苗高50cm左右結合淺中耕(3~6cm)重施長稈肥,施清糞水800kg/667m2+尿素10kg/667m2+復合肥10kg/667m2;麻苗封行后,再施糞水750kg/667m2+尿素5kg/667m2;弱苗多施,壯苗少施,促使麻苗生長整齊。結合松土進行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
6病蟲害防治
羅布麻病害主要是銹病、斑枯病,蟲害主要為紅蜘蛛。
6.1銹病
銹病病原菌為羅布麻柵銹菌,銹病是羅布麻的主要病害之一,發(fā)病率高達73%。在5月中下旬開始發(fā)生銹病,病情指數(shù)與發(fā)病期間的降水量、羅布麻密度呈顯著正相關。重茬、迎茬地塊發(fā)病重,缺鉀、磷等的土壤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收獲時要把遺落于田間的病株殘體收集燒毀,并深翻。選擇無病地留種,采用5a以上輪作,用種子0.3%的粉銹寧拌種,防病效果可達70%以上,在病害發(fā)生初期,及時噴藥,用5%粉銹寧80~100g/667m2兌水45kg噴霧防治,每隔10~15d噴1次,連續(xù)施藥3~4次,可抑制病害的發(fā)生流行。
6.2斑枯病
斑枯病病原菌為羅布麻殼針孢,病菌主要浸染葉片。最初在葉正面出現(xiàn)褐色圓形小斑,后漸擴大為多角形大斑。一個病葉上可生數(shù)十個小斑,互相連接后,葉片變黃,干枯脫落。多在6月下旬開始發(fā)病,先從下部葉片發(fā)病,逐漸向上蔓延,夏秋多雨、高溫,郁閉有利于病害蔓延。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病株,帶出園外集中銷毀,以減少傳染源。化學防治時,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40g/667m2兌水300~400kg,或用70%代森錳鋅80g/667m2兌水500kg進行防治,如需再次施藥,應間隔7~10d。
6.3紅蜘蛛
紅蜘蛛在6月—8月天氣高溫、干旱的環(huán)境下發(fā)病較重。主要為害羅布麻的嫩葉,造成葉片斑點褪綠變黑,導致麻苗生長緩慢,葉片發(fā)黃,嚴重時整株干枯,造成苗死亡。
防治措施:用80%大蒜油乳油20~30mL/667m2+0.3%苦參堿水劑120~144mL/667m2兌水30~50kg均勻噴霧,或用73g/667m2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10%苯丁噠螨靈1000倍液+5.7%甲維鹽乳油3000倍液進行防治。
7采收與加工
種子采收于9月底—10月初蓇葖果由黃綠色變?yōu)辄S褐色時,在人工種植或天然分布的健壯無病害結果植株上進行采收,采后晾干。待蓇葖果開裂后去除果皮及種毛、雜質,精選后將種子晾干,放置在通風干燥處保藏。保存期間注意防潮、防蟲。
參考文獻
[1]何偉,王莉,劉磊,等.羅布麻茶改善睡眠功能實驗研究[J].世界中醫(yī)藥,2022,17(23):3356-3359.
[2]開賽爾·買買提明特肯,盧函.羅布麻播種育苗及栽培技術[J].農(nóng)村實用技術,2022,(12):96-97,122.
[3]甄熙.野生羅布麻生態(tài)適應性及響應鹽脅迫機制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22.
[4]譚金花,高飛,周宜君.羅布麻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可視化分析[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1(3):5-15.
[5]劉磊.羅布麻功能茶飲料制備工藝[J].食品工業(yè),2022,43(7):67-70.
[6]鄭卓.“科技+”推動羅布麻產(chǎn)業(yè)化[N].新疆日報(漢),2022-06-21(008).
[7]張岳瓊,白茹,王春芳,等.羅布麻人工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22(6):26.
[8]李芳.中國苜蓿黃萎病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21.
[9]張岳瓊,王春芳,強美娟,等.羅布麻大棚育苗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21(6):22.
[10]張岳.羅布麻對采石場不同坡度邊坡立地的生長適應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21.
[11]李超,仇冠云,馬洪武.寧夏地區(qū)羅布麻日光溫室育苗栽培技術[J].寧夏農(nóng)林科技,2021,62(5):28-29,12.
[12]王鵬山,賈林,張金龍,等.不同鹽脅迫下羅布麻種子耐鹽性的比較研究[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21,37(12):39-44.
[13]李得祿,王飛,韓福貴,等.大花白麻和羅布麻種子萌發(fā)對溫度的響應[J].西北林學院學報,2021,36(2):110-115,141.
[14]艾比拜罕·麥提如則.羅布麻種質資源質量評價的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yī)科大學,2021.
[15]李長瀟.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1998(10):
37.
文章摘自:黃威劍,劉金平,尹欣幸等.浙江地區(qū)羅布麻高效優(yōu)質栽培技術[J].農(nóng)業(yè)技術與裝備,2023,(12):185-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