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異種質資源 林甸野生亞麻
宋喜霞,康慶華,姜衛(wèi)東,姚丹丹,吳廣文,袁紅梅,唐立酈,程莉莉,姚玉波,劉丹丹,楊洌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第1年植株形態(tài)
種質資源基本信息
原產地: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長青林場。
來源地: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
生物學分類:二年生裂果型野生亞麻(Linum Stelleroides Planch),野生采集。
種質形態(tài)。蒴果在綠果時有褐色條紋,成熟后自然開裂,種子長2.5mm,寬1.3mm,厚0.3mm,瘦小,千粒重0.96g,種皮為深褐色。
主要特征特性。第1年莖直立,無分枝,株高8~15cm;莖基部較為粗壯,莖粗0.2~0.3cm,著生真葉數100~120片,葉長7~10cm,葉寬0.8~1.0cm,輪生葉序,呈倒披針形,葉片表面粗糙,有一層蠟被和絨毛,葉片排列緊密,緊緊擁抱著生長點,有利于越冬;根系發(fā)達,有肉質狀根莖,長3~5cm,粗0.4~0.8cm,貯存著豐富的營養(yǎng)和水分;在后秋階段,葉片基部會長出分枝,分枝的葉片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分枝的葉片較小,僅為0.8~1.2cm;第1年不開花且生長緩慢,10月末至11月中旬枯萎,進入越冬階段。第2年春季冰雪融化后至4月中下旬開始返青,第1年形成的葉片慢慢脫落,長出新的葉片,新葉片性狀與普通栽種亞麻相似,葉片長2.0~2.5cm,葉片寬0.2~0.4cm,葉片線形,葉尖銳尖,株高40cm左右時葉片生長點長出許多小分枝,每株有50~60個分枝,花單生于每個分枝的頂端,花冠碟形,花瓣重疊、扇形、淺紫紅色,花瓣長5~6mm,花冠直徑1.2~1.4cm,花絲紫色,花藥紫色,花柱白色,花絲長3mm,花柱長3mm,花瓣5枚基部相連,花絲5個,花藥5個,子房5室,每室內有不完全橫隔膜將其分為2個室,每個室各含1枚胚珠,將形成1枚種子;萼片較小、帶有細毛,邊緣有一圈斑點黑色突起,一般7:00-9:00開花,中午花瓣開始脫落,花比栽培種亞麻小。單株蒴果數80~120個,蒴果卵形,頂端有尖,直徑0.2~0.3cm,蒴果在綠果時有褐色條紋,成熟后自然開裂。萼片緊貼在蒴果底部。
主要識別性狀。兩年生,花冠較小,分枝多,蒴果在綠果時有褐色條紋,蒴果開裂,種子小。
種質資源鑒定
優(yōu)異性狀表型鑒定。對林甸野生亞麻進行了白粉病抗性鑒定工作,試驗結果表明林甸野生亞麻具有高抗白粉病的特性。
種質資源開發(fā)利用
種質改良。分枝多,單株蒴果多,抗旱性好,抗白粉病,可用于籽用亞麻品種的改良和選育。種質創(chuàng)新。可用于油用亞麻的品種選育工作,增加分枝性和蒴果數,提高抗白粉病能力和抗旱性,提高亞麻籽產量和經濟效益。
共享信息
第2年植株形態(tài)
蒴果
種子
文章摘自:宋喜霞,康慶華,姜衛(wèi)東,等.優(yōu)異種質資源林甸野生亞麻[J].中國種業(yè),2024,(11):133.DOI:10.19462/j.cnki.zgzy.20240826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