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發(fā)明公布了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屬于亞麻收獲技術領域,包括:底座,底座內開設有圓形腔,底座上固接有豎向通道,豎向通道的左上方固接有進料通道;上料機構,其用于將亞麻桿輸送到進料通道中;壓座,其滑動連接在豎向通道中;推座,其滑動連接在圓形腔中;捆綁機構,其用于將亞麻桿綁扎成型。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料機構將亞麻桿輸送到進料通道中,亞麻桿經豎向通道進入圓形腔中,壓座下降使亞麻桿在圓形腔中被壓緊實,形成圓捆狀,通過推座將圓捆狀的亞麻桿推出,并通過捆綁機構將亞麻桿綁扎成型,可以自動化的完成亞麻桿的打捆操作,相較于傳統(tǒng)的人工打捆方式而言,可以極大的提高效率并降低勞動強度。
權利要求書
1.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內開設有圓形腔,底座上固接有豎向通道,豎向通道的左上方固接有進料通道;
上料機構,其用于將亞麻桿輸送到進料通道中;
壓座,其滑動連接在豎向通道中,用于將亞麻桿壓入圓形腔中形成圓捆狀;
推座,其滑動連接在圓形腔中,用于將圓捆狀的亞麻桿推出;
捆綁機構,其位于底座的前側,推座將圓捆狀的亞麻桿推出時,捆綁機構用于將亞麻桿綁扎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機構包括:
架體,其頂部與進料通道的左側固定連接,架體內轉動連接有主動輥和從動輥,架體的前側固接有上料電機,上料電機用于驅動主動輥轉動;以及,
輸送皮帶,其用于聯動主動輥和從動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中還固接有兩根導向輥,其用于對輸送皮帶的頂部進行導向,使輸送皮帶的頂部呈水平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座的右側縱向均勻固接有支桿,豎向通道的右側板上對應支桿的位置開設有通槽,所述支桿的頭部一體固接有升降座,豎向通道的右側板外壁固接有罩體,所述罩體與底座之間縱向均勻轉動連接有絲桿,所述升降座與絲桿嚙合,罩體內轉動連接有軸桿,軸桿與絲桿的頂部通過錐齒輪副聯動,罩體的前側固接有升降電機,升降電機用于驅動軸桿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內固接有一對鋸齒狀的橡膠條,成對的兩個橡膠條相互咬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后側固接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伸縮部與推座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綁機構包括:
齒環(huán),所述底座的前側開設有槽體,所述齒環(huán)轉動連接在槽體中;
線輪,其轉動連接在齒環(huán)上,用于放卷綁繩;以及,
捆綁電機,其固接在底座的左側外壁,捆綁電機的輸出軸上固接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與齒環(huán)嚙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齒環(huán)上固接有定位軸,所述定位軸上滑動連接有頂座,頂座與齒環(huán)之間圓周均勻固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上套設有彈簧,所述線輪滑動套接在定位軸上,定位軸內開設有螺孔,所述螺孔中嚙合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固接有圓盤。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亞麻收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
背景技術
亞麻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濕潤氣候,耐寒,怕高溫,適宜種植在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纖維用亞麻的莖皮含纖維很多,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纖維之一,具有吸汗、透氣性良好等特點,適合制作夏季衣物。
亞麻桿收獲后,為便于存儲和運輸,需要將亞麻桿綁扎成捆狀,現有技術中,亞麻桿的打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完成,工人將亞麻桿團抱成捆狀,再使用綁繩綁縛,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下,且勞動強度大。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內開設有圓形腔,底座上固接有豎向通道,豎向通道的左上方固接有進料通道;
上料機構,其用于將亞麻桿輸送到進料通道中;
壓座,其滑動連接在豎向通道中,用于將亞麻桿壓入圓形腔中形成圓捆狀;
推座,其滑動連接在圓形腔中,用于將圓捆狀的亞麻桿推出;
捆綁機構,其位于底座的前側,推座將圓捆狀的亞麻桿推出時,捆綁機構用于將亞麻桿綁扎成型。
優(yōu)選的,所述上料機構包括:
架體,其頂部與進料通道的左側固定連接,架體內轉動連接有主動輥和從動輥,架體的前側固接有上料電機,上料電機用于驅動主動輥轉動;以及,
輸送皮帶,其用于聯動主動輥和從動輥。
優(yōu)選的,所述架體中還固接有兩根導向輥,其用于對輸送皮帶的頂部進行導向,使輸送皮帶的頂部呈水平狀。
優(yōu)選的,所述壓座的右側縱向,向通道的右側板上對應支桿的位置開設有通槽,所述支桿的頭部一體固接有升降座,豎向通道的右側板外壁固接有罩體,所述罩體與底座之間縱向均勻轉動連接有絲桿,所述升降座與絲桿嚙合,罩體內轉動連接有軸桿,軸桿與絲桿的頂部通過錐齒輪副聯動,罩體的前側固接有升降電機,升降電機用于驅動軸桿轉動。
優(yōu)選的,所述通槽內固接有一對鋸齒狀的橡膠條,成對的兩個橡膠條相互咬合。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的后側固接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伸縮部與推座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捆綁機構包括:
齒環(huán),所述底座的前側開設有槽體,所述齒環(huán)轉動連接在槽體中;
線輪,其轉動連接在齒環(huán)上,用于放卷綁繩;以及,
捆綁電機,其固接在底座的左側外壁,捆綁電機的輸出軸上固接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與齒環(huán)嚙合。
優(yōu)選的,所述齒環(huán)上固接有定位軸,所述定位軸上滑動連接有頂座,頂座與齒環(huán)之間圓周均勻固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上套設有彈簧,所述線輪滑動套接在定位軸上,定位軸內開設有螺孔,所述螺孔中嚙合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固接有圓盤。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料機構將亞麻桿輸送到進料通道中,亞麻桿經豎向通道進入圓形腔中,且亞麻桿也在豎向通道中堆積,然后壓座下降,使得亞麻桿全部進入圓形腔中,壓座將亞麻桿壓緊實,且亞麻桿在圓形腔中形成圓捆狀,通過推座將圓捆狀的亞麻桿推出,并通過捆綁機構將亞麻桿綁扎成型,可以自動化的完成亞麻桿的打捆操作,相較于傳統(tǒng)的人工打捆方式而言,可以極大的提高效率并降低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本發(fā)明所述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的軸測圖;
圖1
圖2:本發(fā)明所述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2
圖3:本發(fā)明所述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的剖視圖;
圖3
圖4:圖3所示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
圖5:本發(fā)明所述底座的剖視圖;
圖5
圖6:圖5所示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6
圖7:本發(fā)明所述罩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7
圖8:本發(fā)明所述橡膠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8
附圖標記如下:
1底座,11圓形腔,12豎向通道,13進料通道,21架體,22主動輥,23從動輥, 24上料電機,25輸送皮帶,26導向輥,3壓座,31支桿,32通槽,33升降座,34罩體, 35絲桿,36軸桿,37錐齒輪副,38升降電機,39橡膠條,4推座,41電動推桿,51齒環(huán), 52線輪,53捆綁電機,54驅動齒輪,55定位軸,56頂座,57伸縮桿,58彈簧,59螺孔, 510螺桿,511圓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8所示,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包括:
底座1,底座1內開設有圓形腔11,底座1上固接有豎向通道12,豎向通道12的左上方固接有進料通道13;
上料機構,其用于將亞麻桿輸送到進料通道13中;
壓座3,其滑動連接在豎向通道12中,用于將亞麻桿壓入圓形腔11中形成圓捆狀;
推座4,其滑動連接在圓形腔11中,用于將圓捆狀的亞麻桿推出;
捆綁機構,其位于底座1的前側,推座4將圓捆狀的亞麻桿推出時,捆綁機構用于將亞麻桿綁扎成型。
進一步地,上料機構包括:
架體21,其頂部與進料通道13的左側固定連接,架體21內轉動連接有主動輥22和從動輥23,架體21的前側固接有上料電機24,上料電機24用于驅動主動輥22轉動;以及,
輸送皮帶25,其用于聯動主動輥22和從動輥23。
進一步地,架體21中還固接有兩根導向輥26,其用于對輸送皮帶25的頂部進行導 向,使輸送皮帶25的頂部呈水平狀。
進一步地,壓座3的右側縱向均勻固接有支桿31,豎向通道12的右側板上對應支桿 31的位置開設有通槽32,支桿31的頭部一體固接有升降座33,豎向通道12的右側板外壁固接有罩體34,罩體34與底座1之間縱向均勻轉動連接有絲桿35,升降座33與絲桿35嚙合,罩體34內轉動連接有軸桿36,軸桿36與絲桿35的頂部通過錐齒輪副37聯動,罩體34的前側固接有升降電機38,升降電機38用于驅動軸桿36轉動。
進一步地,通槽32內固接有一對鋸齒狀的橡膠條39,成對的兩個橡膠條39相互咬合。
進一步地,底座1的后側固接有電動推桿41,電動推桿41的伸縮部與推座4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捆綁機構包括:
齒環(huán)51,底座1的前側開設有槽體,齒環(huán)51轉動連接在槽體中;
線輪52,其轉動連接在齒環(huán)51上,用于放卷綁繩;以及,
捆綁電機53,其固接在底座1的左側外壁,捆綁電機53的輸出軸上固接有驅動齒輪 54,驅動齒輪54與齒環(huán)51嚙合。
進一步地,齒環(huán)51上固接有定位軸55,定位軸55上滑動連接有頂座56,頂座56與齒環(huán)51之間圓周均勻固接有伸縮桿57,伸縮桿57上套設有彈簧58,線輪52滑動套接在定位軸55上,定位軸55內開設有螺孔59,螺孔59中嚙合有螺桿510,螺桿510的一端固接有圓盤511。
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為:
如圖56所示,首先進行線輪52的安裝,且線輪52上卷繞有綁繩,將線輪52的中心筒與定位軸55插接,然后將螺桿510擰入螺孔59中,帶圓盤511與線輪52的前側接觸時,繼續(xù) 擰動螺桿510可以通過圓盤511將線輪52向后推動,從而使得彈簧58壓縮,彈簧58的壓縮反力使得頂座56擠壓線輪52,且可以調整擠壓力度,擠壓力度不同時,頂座56與線輪52的摩擦力不同,從而使得線輪52轉動的阻力變化,在綁扎時,可以使得綁繩處于張緊狀態(tài)。
如圖13所示,首先啟動上料電機24,上料電機24帶動主動輥22轉動,從而輸送皮帶25轉動,將亞麻桿置于輸送皮帶25上,輸送皮帶25將亞麻桿輸送到進料通道13中,亞麻豎向通道12進入圓形腔11,帶圓形腔11裝滿后也會在豎向通道12中堆積,待亞麻桿填滿圓形腔11和豎向通道12后,上料電機24制動。
然后啟動升降電機38,如圖3和圖7所示,升降電機38帶動軸桿36轉動,軸桿36通過 錐齒輪副37帶動絲桿35轉動,絲桿35驅動升降座33下降,并帶動壓座3下降,使得亞麻桿全 部進入圓形腔11中,壓座3將亞麻桿壓緊實,且亞麻桿在圓形腔11中形成圓捆狀,然后升降電機38制動。
如圖2和圖8所示,設置有橡膠條39,支桿31從橡膠條39之間通過,當支桿31通過后,橡膠條39在彈力作用下復位咬合,可以減少亞麻桿在上料時彌漫的灰塵。
啟動電動推桿41和捆綁電機53。
如圖5所示,電動推桿41工作時將推座4向前推動,從而將圓捆狀的亞麻桿推出。
捆綁電機53工作時帶動驅動齒輪54轉動,驅動齒輪54帶動與其嚙合的齒環(huán)51轉動,在亞麻桿推出時,將綁繩的一端固定在亞麻桿上,繞后齒環(huán)51轉動時帶動線輪52繞齒環(huán) 51的中心公轉,此時由于綁繩的一端固定,綁繩在線輪52上放卷,由于線輪52轉動時有阻力,使得綁繩處于張緊狀態(tài),帶亞麻桿全部推出后,將綁繩剪斷打結即可。
然后使壓座3和推座4復位,重新進行下一次的打捆操作。
以上公開的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jié),也不限制該發(fā)明僅為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 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發(fā)明。本發(fā)明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
文章摘自國家發(fā)明專利,一種亞麻收割打捆機,發(fā)明人:鄒喬生,張正,守合熱提·牙地卡爾,祖勒胡瑪爾·烏斯?jié)M江,阿里別里根·哈孜太,哈尼帕·哈再斯,崔新菊,朱增芳,申請?zhí)?/font>:202411819342.6,申請日:2024.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