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涉及亞麻處理領域,包括浸泡池,浸泡池內滑動設置有軋輥,兩個軋輥之間設置有揉搓膠毯,設計用于亞麻纖維柔軟性處理的工藝以及處理設備,對初步處理的亞麻纖維進行進一步的柔軟性處理,在浸泡池中對亞麻纖維依次進行溫水浸泡,軋輥軋制以及生物酶處理,進一步清除纖維內的殘留雜質,增加纖維的亮澤度,減小纖維的取向度和結晶度,增加纖維的斷裂伸長和柔性,再通過柔順劑浸泡,增加纖維的柔軟性,再用橡膠毯對亞麻纖維進行揉搓,使纖維組織更加蓬松、豐滿,手感更軟,有助于控制纖維的縮水率,最后通V過熱水與冷水的清洗,通過高溫烘干的方式使纖2維變得蓬松、厚實,表面變得柔軟豐滿。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亞麻處理工藝,具體涉及一種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亞麻是一種藥用植物,麻籽榨可以榨油,莖部的韌皮纖維可以制作各種服裝與裝飾品等,亞麻纖維往往較為粗糙且容易打結,一般在加工前需要對其進行處理,使其更適合紡織加工等操作。
目前對亞麻纖維的處理流程包括清洗、初加工、分級、精加工和干燥,形成易于加工的長纖維,也會采用冷熱水洗以及浸泡酶液的煮煉亞麻織物,但是簡單水洗梳理后干燥的亞麻纖維依然存在部分殘留雜質,浸泡酶液容易對纖維的結構造成破壞,使干燥的亞麻纖維發(fā)硬,殘留植物汁液容易導致纖維脆化,不利于纖維紡織以及相關織物的保存。
針對現有亞麻處理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提出一種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優(yōu)化現有亞麻處理工藝,保證處理后亞麻纖維的柔韌性,同時避免處理工藝對亞麻織物的性能產生不利影響。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在浸泡池中先后對經過初步處理的亞麻纖維進行進一步的柔軟性處理,充分清洗亞麻纖維上殘留的植物組織以及色素等,破壞亞麻纖維的有序排列,使大分子鏈變?yōu)檩^小的分子鏈,減小纖維的取向度和結晶度,增加纖維的斷裂伸長和柔性,提高亞麻纖維的手感,通過揉搓膠毯使纖維組織更加蓬松、豐滿,手感更軟,控制纖維的縮水率。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復漂,亞麻纖維在退漿、煮煉和漂白后,可能仍殘留部分雜質,為了進一步改善手感,在絲光后對亞麻纖維進行復漂,溫水浸泡亞麻纖維,并進行反復軋制揉搓;
生物酶降解,向浸泡液中添加纖維素酶處理亞麻纖維,并在30℃環(huán)境下堆置3-4小時;
柔軟劑處理,使用特定的柔軟劑對亞麻織物進行處理;
預縮整理,通過橡膠毯對亞麻織物進行伸縮揉搓;
水洗整理,對處理后的亞麻纖維進行水洗,控干水分并烘干處理;
其特征在于,復漂軋制與膠毯揉搓步驟配合使用的處理設備,具體包括:
浸泡池,所述浸泡池為內底面存在傾斜坡度的容器,在所述浸泡池中對亞麻纖維進行浸泡與水洗處理,存在坡度的所述浸泡池內底面更有利于對亞麻纖維清洗時液體的流動;
軋輥,所述軋輥緊貼浸泡池傾斜設置的內底面設置,通過所述軋輥緊貼浸泡池內底面的滾動對亞麻纖維進行軋制,反復軋制有利于排除纖維中附著的雜質;
揉搓膠毯,所述揉搓膠毯設置在兩個軋輥之間,對處理后的亞麻纖維進行伸縮揉搓,在對浸泡處理后的亞麻纖維進行預縮整理時降下所述揉搓膠毯,通過所述軋輥抵緊揉搓膠毯對纖維進行伸縮揉搓。
優(yōu)選的,所述浸泡池的兩端分別連接有進水管與出水管,所述進水管設置在浸泡池內底面較高的一端,方便所述浸泡池的充排水,所述浸泡池的內側壁還固定設置有電熱排,通過所述電熱排隊浸泡池中的浸泡液體進行加熱或者保溫,保證處理的環(huán)境溫度。
所述浸泡池的內壁固定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側面固定設置有擾流槳,通過所述隔板在浸泡池中形成液體的流動效果,有利于所述浸泡池內浸泡液體的溫度均衡,以及通過水流及時帶走所述軋輥軋制排出的雜質。
優(yōu)選的,所述浸泡池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滑軌,所述浸泡池的內側通過滑軌滑動設置有壓桿,在亞麻纖維放入所述浸泡池后,通過所述壓桿下壓定位亞麻纖維放置相互纏繞,有利于所述浸泡池內亞麻纖維的分布以及后續(xù)軋輥的作業(yè)。
所述浸泡池的內側通過滑軌與水流方向垂直滑動設置有安裝桿,所述軋輥通過安裝桿抵緊浸泡池的內底面設置,通過驅動所述安裝桿的移動即實現對軋輥的驅動控制。
兩個所述安裝桿通過兩條滑軌上下并排且前后設置,使得兩個所述軋輥先后并排設置在浸泡池內,方便通過所述軋輥實現對揉搓膠毯進行兩個相反方向的驅動。
優(yōu)選的,所述安裝桿側面豎直固定有延伸套筒,所述延伸套筒內側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延伸套筒通過第一彈簧滑動設置有延伸桿,所述軋輥軸承設置在延伸桿的底端。
通過所述第一彈簧抵緊安裝的延伸桿將軋輥抵緊在浸泡池的內底面上,并且使所述延伸桿存在一定范圍的緩沖,在所述軋輥運行到于亞麻纖維處對纖維進行軋制時,不但通過所述第一彈簧保證對纖維的軋制效果,遇到較多纖維聚集時通過所述延伸桿對第一彈簧施加壓力作用使之發(fā)生形變,所述延伸桿向延伸套筒內部發(fā)生進位,防止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精度的改變。
優(yōu)選的,所述延伸套筒的內側滑動設置有滑塊,所述第一彈簧固定連接在滑塊的側面,通過對所述滑塊安裝位置的調節(jié)可以調整軋輥對亞麻纖維的軋制壓力。
所述延伸套筒的側面滑動套接有外筒,所述滑塊貫穿延伸套筒的側壁并與外筒滑動卡接,所述延伸套筒與外筒的側面均豎直開設有適配滑塊的滑槽,所述滑塊通過滑槽可以分別相對延伸套筒與外筒發(fā)生滑動調節(jié),所述外筒側面的滑槽對滑塊具有定位作用,在所述滑塊滑動到合適位置后轉動外筒即可實現滑塊與外筒的定位。
所述外筒的頂端轉動連接有螺紋筒,所述螺紋筒與延伸套筒的側壁螺紋連接,所述螺紋筒通過螺紋連接關系調節(jié)在延伸套筒側面的安裝位置,同時通過與所述外筒之間的連接關系對與外筒固定的滑塊具有定位作用。
通過所述軋輥進行纖維復漂軋制時,所述滑塊與外筒進行定位,所述外筒攜帶滑塊一起沿著延伸套筒側面的滑槽滑動,通過所述螺紋筒調節(jié)第一彈簧對軋輥的抵緊力,而在進行纖維的預縮整理時,轉動所述外筒撤銷外筒對滑塊的定位,使所述揉搓膠毯隨軋輥一起移動時進位桿能順利發(fā)生進位,所述揉搓膠毯延伸到軋輥下方直接接觸纖維,再定位所述滑塊與外筒,并轉動所述螺紋筒調節(jié)軋輥對揉搓膠毯的抵緊力,方便對纖維進行伸縮揉搓。
優(yōu)選的,兩條平行的所述滑軌之間設置有驅動帶,所述驅動帶與動力機構傳動連接,通過動力機構驅動所述驅動帶循環(huán)運動,所述驅動帶側面固定設置有凸塊,所述驅動帶通過側面的凸塊接觸驅動安裝桿。
所述安裝桿的側面鉸接設置有對應凸塊的撥塊,所述安裝桿的側面平行于撥塊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撥塊與固定塊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
通過所述第二彈簧抵緊設置的撥塊在接觸到驅動帶側面凸塊后,在所述驅動帶的作用下該安裝桿隨著驅動帶一起沿著滑軌移動,在所述安裝桿遇到較大阻礙時,所述撥塊將驅動塊通過凸塊施加的推力作用施加在第二彈簧上,所述第二彈簧壓縮變形,使所述撥塊發(fā)生轉動脫離凸塊范圍,在所述驅動帶繞轉后與另一個安裝桿側面的撥塊接觸,對該所述安裝桿施加相反方向的推力作用,實現所述軋輥兩個相反方向的驅動控制。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塊靠近撥塊一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套筒,所述第二彈簧遠離撥塊一端延伸進安裝套筒內側,所述固定塊側面貫穿安裝套筒插接設置有調緊螺栓。
所述第二彈簧通過安裝套筒對固定塊施加推力作用,避免轉動調節(jié)的所述撥塊在發(fā)生轉動時對固定塊施加推力的角度發(fā)生變化,由此導致所述第二彈簧接觸固定塊傾斜側壁時發(fā)生側滑影響驅動效果,通過所述固定塊側面插接設置延伸進安裝套筒的調緊螺栓控制第二彈簧與固定塊的接觸位置,由此控制所述撥塊對固定塊的推動作用力。
優(yōu)選的,用于所述軋輥安裝的延伸桿側面固定連接有卷筒,所述卷筒的中軸位置貫穿設置有卷輥,所述揉搓膠毯通過卷輥卷繞設置在兩個軋輥中間。
通過所述卷棍實現對揉搓膠毯的收放調節(jié),在復漂與浸泡工序中只需要所述軋輥對纖維的軋制作用,而在預縮整理工序中放下所述揉搓膠毯,通過所述軋輥將揉搓膠毯抵緊在浸泡池的內底面滑動,利用所述揉搓膠毯對纖維進行伸縮揉搓。
優(yōu)選的,所述卷輥與卷筒軸承連接,且所述卷輥貫穿卷筒一端鉸接設置有限位條,所述卷筒端部側面固定設置有對應限位條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內側通過彈簧抵緊插接有限位楔塊。
通過所述卷輥貫穿卷筒的端部實現對側面卷繞揉搓膠毯的收放控制,在所述揉搓膠毯釋放足夠長度后,轉動鉸接在端部的所述限位條,使所述限位條通過定位座實現對卷輥的轉動定位,所述揉搓膠毯不會因為與浸泡池內底面之間的摩擦力持續(xù)拉伸,保證對纖維的揉搓效果,彈簧設置的所述限位楔塊自動抵緊實現對限位條的定位。
一種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
S1、經過前期處理的亞麻纖維置于所述浸泡池中,在所述浸泡池中充入足量的溫水,攪拌亞麻纖維使之均勻分布,通過所述電熱排加熱并控制溫水溫度在70℃,浸泡兩小時;
滑動所述壓桿對亞麻纖維進行壓緊定位,啟動所述驅動帶,通過所述驅動帶驅動軋輥沿著壓桿對亞麻纖維進行反復軋制,同時啟動所述擾流槳保持浸泡液的流動,充分排出纖維中附著的植物色素及果肉等雜質,完成軋制后排出浸泡液;
S2、向所述浸泡池中通入溫水,并向溫水中添加纖維素酶,保持浸泡液溫度為55℃浸泡,破壞亞麻纖維的有序排列,使大分子鏈變?yōu)檩^小的分子鏈,減小纖維的取向度和結晶度,從而增加纖維的斷裂伸長和柔性,并在30℃環(huán)境下堆置3-4小時,充分降解纖維內雜質殘留;
S3、向所述浸泡池中通入溫水,并向溫水中添加特定的柔軟劑浸泡2小時處理,以提高其手感,浸泡結束后排出浸泡液;
S4、降下所述揉搓膠毯,通過所述軋輥抵緊揉搓膠毯對亞麻纖維進行伸縮揉搓,使織物組織更加蓬松、豐滿,手感更軟,同時有助于控制縮水率;
S5、向所述浸泡池中先后通入熱水和冷水對亞麻纖維進行清洗,控干水分并烘干處理,高溫熱空氣進入纖維內部,使織物變得蓬松、厚實,表面變得柔軟豐滿。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其具備的有益效果如下:
1、該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設計用于亞麻纖維柔軟性處理的工藝以及與之配套的處理設備,對初步處理的亞麻纖維進行進一步的柔軟性處理,在浸泡池中對亞麻纖維依次進行溫水浸泡,軋輥軋制以及生物酶處理,進一步清除纖維內的殘留雜質,增加纖維的亮澤度,減小纖維的取向度和結晶度,增加纖維的斷裂伸長和柔性,再通過柔順劑浸泡,增加纖維的柔軟性,再用橡膠毯對亞麻纖維進行揉搓,使纖維組織更加蓬松、豐滿,手感更軟,有助于控制纖維的縮水率,最后通過熱水與冷水的清洗,通過高溫烘干的方式使纖維變得蓬松、厚實,表面變得柔軟豐滿。
2、該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浸泡池內通過驅動帶驅動安裝桿往復運動實現軋輥的往復軋制驅動,有利于亞麻纖維的多次軋制作業(yè),揉搓膠毯設置在兩個軋輥之間,方便通過軋輥對揉搓膠毯施加驅動與抵緊作用,實現對亞麻纖維一定壓力作用的軋制與鞣制,保證軋制與鞣制的作用效果。
3、該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浸泡池的內底面設置為傾斜結構,方便浸泡池的給排水,另外通過滑軌滑動設置的壓桿對均勻分布的亞麻纖維進行定位,方便后續(xù)軋輥與揉搓膠毯對亞麻纖維的加工作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
圖2為本發(fā)明內部結構安裝示意圖;
圖2
圖3為本發(fā)明浸泡池內壓桿安裝狀態(tài)示意圖;
圖3
圖4為本發(fā)明揉搓膠毯結構示意圖;
圖4
圖5為本發(fā)明揉搓膠毯伸縮抵緊結構示意圖;
圖5
圖6為本發(fā)明驅動帶與安裝桿之間驅動結構示意圖;
圖6
圖7為本發(fā)明撥塊抵緊控制結構示意圖;
圖7
圖8為本發(fā)明揉搓膠毯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8
圖9為本發(fā)明揉搓膠毯定位結構示意圖。
圖9
圖中:1、浸泡池;2、軋輥;3、揉搓膠毯;4、進水管;5、出水管;6、電熱排;7、隔板;8、擾流槳;9、滑軌;10、壓桿;11、安裝桿;12、延伸套筒;13、第一彈簧;14、延伸桿;15、滑塊;16、外筒;17、滑槽;18、螺紋筒;19、驅動帶;20、凸塊;21、撥塊;22、固定塊;23、第二彈簧;24、安裝套筒;25、調緊螺栓;26、卷筒;27、卷輥;28、限位條;29、定位座;30、限位楔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一種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
S1、經過前期處理的亞麻纖維置于所述浸泡池中,在所述浸泡池中充入足量的溫水,攪拌亞麻纖維使之均勻分布,通過所述電熱排加熱并控制溫水溫度在70℃,浸泡兩小時;
滑動所述壓桿對亞麻纖維進行壓緊定位,啟動所述驅動帶,通過所述驅動帶驅動軋輥沿著壓桿對亞麻纖維進行反復軋制,同時啟動所述擾流槳保持浸泡液的流動,充分排出纖維中附著的植物色素及果肉等雜質,完成軋制后排出浸泡液;
S2、向所述浸泡池中通入溫水,并向溫水中添加纖維素酶,保持浸泡液溫度為55℃浸泡,破壞亞麻纖維的有序排列,使大分子鏈變?yōu)檩^小的分子鏈,減小纖維的取向度和結晶度,從而增加纖維的斷裂伸長和柔性,并在30℃環(huán)境下堆置3-4小時,充分降解纖維內雜質殘留;
S3、向所述浸泡池中通入溫水,并向溫水中添加特定的柔軟劑浸泡2小時處理,以提高其手感,浸泡結束后排出浸泡液;
S4、降下所述揉搓膠毯,通過所述軋輥抵緊揉搓膠毯對亞麻纖維進行伸縮揉搓,使織物組織更加蓬松、豐滿,手感更軟,同時有助于控制縮水率;
S5、向所述浸泡池中先后通入熱水和冷水對亞麻纖維進行清洗,控干水分并烘干處理,高溫熱空氣進入纖維內部,使織物變得蓬松、厚實,表面變得柔軟豐滿;
根據附圖1所示,包括浸泡池1,浸泡池1內滑動設置有軋輥2,兩個軋輥2之間設置有揉搓膠毯3,浸泡池1是一個傾斜內底面的容器,用來清洗浸泡亞麻纖維,將亞麻纖維放在浸泡池1內,充入浸泡液進行浸泡清洗,并通過軋輥2軋制幫助清除殘留雜質,通過設置在兩個軋輥2之間的揉搓膠毯3對亞麻纖維進行伸縮揉搓,使織物組織更加蓬松、豐滿,手感更軟,同時有助于控制縮水率。
浸泡池1內底面的高低端分別貫穿設置進水管4與出水管5,不但方便向浸泡池1中蓄水浸泡亞麻纖維,方便排出浸泡液,同時內底面傾斜設置的浸泡池1有利于對亞麻纖維的清洗。
根據附圖2所示,浸泡池1的內壁固定設置有電熱排6,通過外接電源對浸泡池1內的浸泡液進行加熱,滿足對浸泡池1內浸泡液溫度的控制。
浸泡池1的內側還固定設置有隔板7,通過隔板7在浸泡池1內形成液體的流動邊界,在隔板7側面設置擾流槳8,通過擾流槳8驅動浸泡液沿著隔板7產生流動,幫助電熱排6維持浸泡池1內浸泡液的循環(huán)加熱,同時有利于軋輥2對亞麻纖維進行軋制時及時帶走脫離亞麻纖維的雜質。
根據附圖2?3所示,浸泡池1的內壁固定設置有滑軌9,并通過滑軌9豎直于浸泡池1 內底面滑動設置有壓桿10,在浸泡池1內浸泡的亞麻纖維有序分散后,通過下壓壓桿10對亞麻纖維進行壓緊,方便后續(xù)通過軋輥2對亞麻纖維進行軋制。
另外在浸泡池1內還通過滑軌9平行于地面滑動設置有安裝桿11,軋輥2通過安裝桿11抵緊浸泡池1的內底面滑動設置,通過驅動安裝桿11沿著滑軌9的橫向移動進而實現軋輥2沿著壓桿10對亞麻纖維的滾動軋制。
根據附圖4?5所示,安裝桿11的側面豎直于地面固定設置有延伸套筒12,延伸套筒12的內側設置有第一彈簧13,并通過第一彈簧13抵緊設置有延伸桿14,軋輥2轉動設置在延伸桿14的底部,第一彈簧13對延伸桿14施加抵緊力作用,使軋輥2以一定的抵緊力亞麻纖維并進行滾動軋制,有利于軋制浸泡后的亞麻纖維,排除殘留雜質。
延伸套筒12的內側滑動設置有滑塊15,第一彈簧13固定設置在滑塊15與延伸桿14之間,延伸套筒12的側面還滑動套接有外筒16,并且延伸套筒12與外筒16的側壁均貫穿開設也有滑槽17,滑塊15側面對稱固定適配滑槽17的安裝塊,滑塊15通過安裝塊沿著延伸套筒12側面的滑槽17滑動,滑塊15側面的安裝塊貫穿延伸套筒12后與外筒16側面滑槽17進行定位卡接,實現通過外筒16定位滑塊15的安裝位置。
外筒16端部轉動連接有螺紋筒18,螺紋筒18與延伸套筒12的側壁螺紋連接,螺紋筒18通過與延伸套筒12之間螺紋連接關系實現對外筒16的定位給以及調節(jié)。
外筒16側面開設的滑槽17與延伸套筒12側面滑槽17略有差異,延伸套筒12側面開合的滑槽17只需要實現滑塊15在延伸套筒12中的滑動調節(jié),而外筒16側面的滑槽17不但需要滑動調節(jié)功能,同時還需要有對滑塊15的定位作用,一般通過軋輥2對亞麻纖維進行軋制的使用中,外筒16對滑塊15進行定位,再通過螺紋筒18調節(jié)第一彈簧13對軋輥2的抵緊力大小,保證軋輥2的軋制效果。
而在通過軋輥2驅動揉搓膠毯3的使用中,先轉動外筒16撤銷對滑塊15的定位,使揉搓膠毯3進入軋輥2下方后再轉動外筒16進行定位,避免軋輥2與揉搓膠毯3兩種不同使用 需要的切換過程螺紋筒18調節(jié)復雜的問題。
根據附圖6?7所示,浸泡池1的內壁貫穿設置有轉軸,通過轉軸在浸泡池1內設置有驅動帶19,驅動帶19的側面固定設置有凸塊20,驅動帶19通過凸塊20對安裝桿11進行驅動。
安裝桿11側面轉動套接設置有撥塊21,撥塊21在沒有其他外力及結構限制的情況下可以相對安裝桿11進行轉動,在安裝桿11側面固定設置有對應撥塊21的固定塊22,在固定塊22側面設置有抵緊撥塊21的第二彈簧23。
撥塊21在第二彈簧23的抵緊作用下被限制轉動,在驅動帶19運轉時起側面的凸塊 20接觸撥塊21并對撥塊21施加推力作用,在該推力作用下撥塊21壓縮側面的第二彈簧23,在安裝桿11運動到極限位置后壓力作用全部作用在第二彈簧23,通過第二彈簧23的緩沖使撥塊21偏轉到脫離凸塊20的接觸,直到驅動帶19通過轉軸返回,其側面的凸塊20再一次與另一個安裝桿11側面的撥塊21發(fā)生作用驅動其反向移動,實現軋輥2與揉搓膠毯3相反方向的往復驅動。
固定塊22靠近撥塊21的側面固定設置有安裝套筒24,第二彈簧23遠離撥塊21一端延伸進安裝套筒24內側,避免與第二彈簧23的固定塊22因為撥塊21旋轉進位導致受力方向變化發(fā)生第二彈簧23與固定塊22側壁間的滑脫。
固定塊22的側面還貫穿設置有調緊螺栓25,調緊螺栓25與固定塊22螺紋連接,并且調緊螺栓25延伸進安裝套筒24內側,通過調緊螺栓25的進位調節(jié)進而實現對第二彈簧23 延伸進安裝套筒24的間距調節(jié),實現對撥塊21抵緊力的調節(jié)。
根據附圖8?9所示,在一組延伸桿14的側面固定設置有卷筒26,卷筒26的中軸位置軸承設置有卷輥27,揉搓膠毯3通過卷輥27卷繞設置在卷筒26內,在軋輥2進行亞麻纖維軋制時揉搓膠毯3收卷在卷筒26內避免影響軋輥2的作業(yè),在進行揉搓膠毯3的伸縮揉搓工序時釋放足夠長度的揉搓膠毯3配合軋輥2使用。
卷輥27貫穿卷筒26的一端鉸接設置有限位條28,用以進行卷輥27的轉動控制,卷筒26端部固定設置有對應限位條28的定位座29,彎折限位條28進入定位座29范圍進行卷輥 27的轉動定位,定位座29的內側還通過彈簧插接設置有限位楔塊30,對壓限位條28施加作用力實現限位楔塊30的快速定位。
本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及裝置,設計用于亞麻纖維柔軟性處理的工藝以及與之配套的處理設備,對初步處理的亞麻纖維進行進一步的柔軟性處理,在浸泡池1中對亞麻纖維依次進行溫水浸泡,軋輥2軋制以及生物酶處理,進一步清除纖維內的殘留雜質,增加纖維的亮澤度,減小纖維的取向度和結晶度,增加纖維的斷裂伸長和柔性,再通過柔順劑浸泡,增加纖維的柔軟性,再用橡膠毯對亞麻纖維進行揉搓,使纖維組織更加蓬松、豐滿,手感更軟,有助于控制纖維的縮水率,最后通過熱水與冷水的清洗,通過高溫烘干的方式使纖維變得蓬松、厚實,表面變得柔軟豐滿。
進一步的,浸泡池1的內底面設置為傾斜結構,方便浸泡池1的給排水以及亞麻纖維的清洗,另外通過滑軌9滑動設置的壓桿10對均勻分布的亞麻纖維進行定位,方便后續(xù)軋輥2與揉搓膠毯3對亞麻纖維的加工作用。
更進一步的,浸泡池1內通過驅動帶19驅動安裝桿11往復運動實現軋輥2的往復軋制驅動,有利于亞麻纖維的多次軋制作業(yè),揉搓膠毯3設置在兩個軋輥2之間,方便通過軋輥2對揉搓膠毯3施加驅動與抵緊作用,實現對亞麻纖維一定壓力作用的軋制與鞣制,保證軋制與鞣制的作用效果。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文章摘自國家發(fā)明專利,一種亞麻柔軟性處理工藝,發(fā)明人:洪東海,臧勇,黃正好,張偉奇,申請?zhí)枺?/font>202410546789.4,申請日:2024.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