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及其制備方法,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合理優(yōu)化各層的組成配比,底部支撐層起到吸地防滑?不霉變?可回彈及形變的作用,第一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底部支撐層與功能層連接不夠緊密的作用,第二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抗菌組分被水浸濕導(dǎo)致抗菌組分融化脫落的作用,頂部支撐層起到快速吸水?防潮?防滑?便于清洗?不留污漬的作用,完美地解決了現(xiàn)有劍麻地毯存在的不宜水洗?彈性差?大量吸濕性后局部發(fā)生鼓脹及變硬?陽光直射容易變色?不具備抗菌性的問題。
技術(shù)要點(diǎn)
1.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
所述底部支撐層起到吸地防滑?不霉變?可回彈及形變的作用;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120份?棉纖維20~25份?茶樹枝粉10~15份?滑石粉10~15份?粘合劑18~22份;
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底部支撐層與功能層連接不夠緊密的作用;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120份?亞麻纖維30~35份?硅藻土粉末10~15份?膨脹蛭石粉末10~1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2份?粘合劑8~10份;
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抗菌組分被水浸濕導(dǎo)致抗菌組分融化脫落的作用;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120份?亞麻纖維30~35份?硅藻土粉末10~15份?膨脹蛭石粉末10~15份?電氣石粉末5~8份?丁苯橡膠粉末5~8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2份?粘合劑12~15份;
所述頂部支撐層起到快速吸水?防潮?防滑?便于清洗?不留污漬的作用;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120份?硅藻土35~40份?椰殼纖維20~2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5~0.8份?粘合劑10~14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所述底部支撐層的厚度在5~8㎜,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6~8㎜,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8~10㎜,所述頂部支撐層的厚度在4~6㎜。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撐層起到吸地防滑?不霉變?可回彈及形變的作用;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120份?棉纖維22~25份?茶樹枝粉12~15份?滑石粉13~15份?粘合劑20~22份。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120份?亞麻纖維32~35份?硅藻土粉末12~15份?膨脹蛭石粉末12~1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2份?粘合劑9~10份。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120份?亞麻纖維32~35份?硅藻土粉末12~15份?膨脹蛭石粉末12~15份?電氣石粉末7~8份?丁苯橡膠粉末6~8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2份?粘合劑13~15份。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120份?硅藻土37~40份?椰殼纖維23~2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6~0.8份?粘合劑13~14份。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劑為熱熔膠粘劑。
8.權(quán)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xiàng)所述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按重量份比,分別稱取組成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
(2)混合料的制備:將組成底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底部支撐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頂部支撐層混合料;
(3)依次注模:將底部支撐層混合料引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特定厚度的底部支撐層,常溫靜置3~4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得到底部支撐層及位于底部支撐層正上方的第一抗菌功能層,常溫靜置3~4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4min,最后在所述模具中注入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4min,得到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
(4)冷凍: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于?15℃~?10℃條件下冷凍6~10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5)保養(yǎng)及干燥: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放在溫度為14~16℃?濕度為75~85%?風(fēng)速為5~6m/s的環(huán)境中保養(yǎng)36~45h;取出,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于?13℃~?10℃條件下冷凍8~10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放在溫度為15~16℃?濕度為78~85%?風(fēng)速為5.5~6m/s的環(huán)境中保養(yǎng)40~45h;取出,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劍麻纖維制品的制備方法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劍麻(學(xué)名:AgavesisalanaPerr.exEngelm.)又名菠蘿麻,龍舌蘭科龍舌蘭屬,是一種多年生熱帶硬質(zhì)葉纖維作物,其原產(chǎn)墨西哥,現(xiàn)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亞洲等地種植,是當(dāng)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圍最廣的一種硬質(zhì)纖維。劍麻纖維本身具有較好的光澤,質(zhì)地堅(jiān)韌,耐腐蝕,且自身彈性比較大,拉力也很強(qiáng),再加上有較好的耐鹽堿以及摩擦性能,廣泛運(yùn)用在運(yùn)輸?漁業(yè)?石油?冶金等各種行業(yè),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jì)價(jià)值。劍麻加工品主要包括劍麻纖維?劍麻紗條?劍麻地毯?劍麻拋光輪?鋼絲繩芯?皂素?劍麻墻紙及其他劍麻制品等。地毯在現(xiàn)代家裝中經(jīng)常會(huì)用到,具有保暖?防滑?柔軟?消聲等優(yōu)點(diǎn)。地毯根據(jù)使用材質(zhì)的不同可以分為很多類型,如羊毛地毯?混紡地毯?棉線地毯等,而劍麻地毯就是其中的一種。劍麻地毯是富含劍麻纖維,劍麻纖維具有吸水及放出水分的功能,所以劍麻地毯可以隨環(huán)境的變化去吸收水分或者放出水分,從而達(dá)到調(diào)節(jié)環(huán)境及空氣溫度的作用,此外,劍麻地毯還具有節(jié)能,可降解,防蟲蛀,防靜電,彈性好,吸音隔熱,耐磨損等優(yōu)點(diǎn),性價(jià)比非常高。
目前而言,劍麻地毯具有以下缺陷:(1)不宜水洗,基本只能使用吸塵器進(jìn)行吸塵清潔,需要每日清潔,長期不清潔會(huì)導(dǎo)致嚴(yán)重的藏污納垢,會(huì)危害人體健康;(2)劍麻纖維比較剛硬,彈性沒有其它材質(zhì)的好,無法放在有落差的地板或是有尖銳突兀的地板上;(3)劍麻地毯大量吸濕性后容易導(dǎo)致其局部發(fā)生鼓脹?變硬等;(4)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很容易變色;(5)不具備抗菌性等。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duì)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水洗?具有一定彈性?大量吸濕性后不會(huì)發(fā)生鼓脹及變硬?不易變色?具備優(yōu)異的抗菌性能?可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shí)現(xiàn)的:
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
所述底部支撐層起到吸地防滑?不霉變?可回彈及形變的作用;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120份?棉纖維20~25份?茶樹枝粉10~15份?滑石粉10~15份?粘合劑18~22份;
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底部支撐層與功能層連接不夠緊密的作用;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120份?亞麻纖維30~35份?硅藻土粉末10~15份?膨脹蛭石粉末10~1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2份?粘合劑8~10份;
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抗菌組分被水浸濕導(dǎo)致抗菌組分融化脫落的作用;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120份?亞麻纖維30~35份?硅藻土粉末10~15份?膨脹蛭石粉末10~15份?電氣石粉末5~8份?丁苯橡膠粉末5~8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2份?粘合劑12~15份;
所述頂部支撐層起到快速吸水?防潮?防滑?便于清洗?不留污漬的作用;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120份?硅藻土35~40份?椰殼纖維20~2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5~0.8份?粘合劑10~14份。
進(jìn)一步地,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所述底部支撐層的厚度在5~8㎜,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6~8㎜,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8~10㎜,所述頂部支撐層的厚度在4~6㎜。
進(jìn)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撐層起到吸地防滑?不霉變?可回彈及形變的作用;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120份?棉纖維22~25份?茶樹枝粉12~15份?滑石粉13~15份?粘合劑20~22份。
進(jìn)一步地,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120份?亞麻纖維32~35份?硅藻土粉末12~15份?膨脹蛭石粉末12~1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2份?粘合劑9~10份。
進(jìn)一步地,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120份?亞麻纖維32~35份?硅藻土粉末12~15份?膨脹蛭石粉末12~15份?電氣石粉末7~8份?丁苯橡膠粉末6~8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2份?粘合劑13~15份。
進(jìn)一步地,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120份?硅藻土37~40份?椰殼纖維23~2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6~0.8份?粘合劑13~14份。
進(jìn)一步地,所述粘合劑為熱熔膠粘劑。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按重量份比,分別稱取組成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
(2)混合料的制備:將組成底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底部支撐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頂部支撐層混合料;
(3)依次注模:將底部支撐層混合料引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特定厚度的底部支撐層,常溫靜置3~4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得到底部支撐層及位于底部支撐層正上方的第一抗菌功能層,常溫靜置3~4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4min,最后在所述模具中注入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4min,得到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
(4)冷凍: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于?15℃~?10℃條件下冷凍6~10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5)保養(yǎng)及干燥: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放在溫度為14~16℃?濕度為75~85%?風(fēng)速為5~6m/s的環(huán)境中保養(yǎng)36~45h;取出,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進(jìn)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于?13℃~?10℃條件下冷凍8~10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進(jìn)一步地,所述步驟(5)中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放在溫度為15~16℃?濕度為78~85%?風(fēng)速為5.5~6m/s的環(huán)境中保養(yǎng)40~45h;取出,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本發(fā)明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及其制備方法,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合理優(yōu)化各層的組成配比,底部支撐層起到吸地防滑?不霉變?可回彈及形變的作用,第一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底部支撐層與功能層連接不夠緊密的作用,第二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抗菌組分被水浸濕導(dǎo)致抗菌組分融化脫落的作用,頂部支撐層起到快速吸水?防潮?防滑?便于清洗?不留污漬的作用,完美地解決了現(xiàn)有劍麻地毯存在的不宜水洗?彈性差?大量吸濕性后局部發(fā)生鼓脹及變硬?陽光直射容易變色?不具備抗菌性的問題。
本發(fā)明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及其制備方法,具備以下優(yōu)點(diǎn):
(1)制出的抗菌地毯能水洗;有效解決傳統(tǒng)劍麻地毯不宜水洗,基本只能使用吸塵器進(jìn)行吸塵清潔,需要每日清潔,長期不清潔會(huì)導(dǎo)致嚴(yán)重的藏污納垢,會(huì)危害人體健康的問題;
(2)制出的抗菌地毯具有一定彈性,有效解決傳統(tǒng)劍麻地毯比較剛硬,彈性沒有其它材質(zhì)的好,無法放在有落差的地板或是有尖銳突兀的地板上的問題;
(3)制出的抗菌地毯大量吸濕性后不會(huì)發(fā)生鼓脹及變硬,有效解決傳統(tǒng)劍麻地毯大量吸濕性后容易導(dǎo)致其局部發(fā)生鼓脹?變硬的問題;
(4)制出的抗菌地毯不易變色,有效解決傳統(tǒng)劍麻地毯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很容易變色的問題;
(5)制出的抗菌地毯具備優(yōu)異的抗菌性能,有效解決傳統(tǒng)劍麻地毯不具備抗菌性的問題。
具體實(shí)施方式
下面的實(shí)施例可以幫助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fā)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及其制備方法,下述實(shí)施例中所用的粘合劑為熱熔膠粘劑,具體為由重量份數(shù)比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松香樹脂:氫化松香甘油酯=3:2:1組成的熱熔膠粘劑。需要說明的是,粘合劑的作用是粘合及輔助成型的作用;具體可以根據(jù)實(shí)際需要選用價(jià)格合適的粘合劑,不應(yīng)以此限定本申請(qǐng)的保護(hù)范圍。
本發(fā)明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及其制備方法,所用的抗菌劑為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可以在市面上購買得到;所用的抗菌劑也可以是其他類別的銀離子抗菌劑,能夠起到有效抑菌的作用即可。
實(shí)施例1: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所述底部支撐層的厚度在5㎜,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6㎜,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8㎜,所述頂部支撐層的厚度在4㎜;
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份?棉纖維20份?茶樹枝粉10份?滑石粉10份?粘合劑18份;
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120份?亞麻纖維30~35份?硅藻土粉末10~15份?膨脹蛭石粉末10~1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2份?粘合劑8~10份;
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份?亞麻纖維30份?硅藻土粉末10份?膨脹蛭石粉末10份?電氣石粉末5份?丁苯橡膠粉末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份?粘合劑12份;
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00份?硅藻土35份?椰殼纖維20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5份?粘合劑10份。
上述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按重量份比,分別稱取組成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稱量各組分的精度控制在毫克級(jí)別;
(2)混合料的制備:將組成底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底部支撐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2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各混合料的保溫時(shí)間不宜過長,使用各混合料時(shí)直接制備即可;(3)依次注模:將底部支撐層混合料引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特定厚度的底部支撐層,常溫靜置3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得到底部支撐層及位于底部支撐層正上方的第一抗菌功能層,常溫靜置3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min,最后在所述模具中注入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min,得到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注模過程要控制好各層厚度,實(shí)際可根據(jù)層厚與層重的關(guān)系,嚴(yán)格控制各層厚度;
(4)冷凍: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放入冷凍室中,在?15℃條件下冷凍6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5)保養(yǎng)及干燥: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從冷凍室中取出,再放在溫度為14?濕度為75%?風(fēng)速為5m/s的養(yǎng)護(hù)室中保養(yǎng)36h;取出,用吸水布抹去抗菌地毯表面水滴,再在室溫條件下自然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實(shí)施例2: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所述底部支撐層的厚度在8㎜,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8㎜,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10㎜,所述頂部支撐層的厚度在6㎜;
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20份?棉纖維25份?茶樹枝粉15份?滑石粉15份?粘合劑22份;
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20份?亞麻纖維35份?硅藻土粉末15份?膨脹蛭石粉末1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2份?粘合劑10份;
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20份?亞麻纖維35份?硅藻土粉末15份?膨脹蛭石粉末15份?電氣石粉末8份?丁苯橡膠粉末8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2份?粘合劑15份;
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20份?硅藻土40份?椰殼纖維25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8份?粘合劑14份。
上述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按重量份比,分別稱取組成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稱量各組分的精度控制在毫克級(jí)別;
(2)混合料的制備:將組成底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底部支撐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6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各混合料的保溫時(shí)間不宜過長,使用各混合料時(shí)直接制備即可;(3)依次注模:將底部支撐層混合料引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特定厚度的底部支撐層,常溫靜置4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得到底部支撐層及位于底部支撐層正上方的第一抗菌功能層,常溫靜置4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常溫靜置4min,最后在所述模具中注入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常溫靜置4min,得到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注模過程要控制好各層厚度,實(shí)際可根據(jù)層厚與層重的關(guān)系,嚴(yán)格控制各層厚度;
(4)冷凍: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放入冷凍室中,在?10℃條件下冷凍10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5)保養(yǎng)及干燥: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從冷凍室中取出,再放在溫度為16℃?濕度為85%?風(fēng)速為6m/s的養(yǎng)護(hù)室中保養(yǎng)45h;取出,用吸水布抹去抗菌地毯表面水滴,再在室溫條件下自然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實(shí)施例3: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所述底部支撐層的厚度在6㎜,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7㎜,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9㎜,所述頂部支撐層的厚度在5㎜;
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棉纖維22份?茶樹枝粉12份?滑石粉13份?粘合劑20份;
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亞麻纖維32份?硅藻土粉末12份?膨脹蛭石粉末12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份?粘合劑9份;
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亞麻纖維32份?硅藻土粉末12份?膨脹蛭石粉末12份?電氣石粉末7份?丁苯橡膠粉末6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份?粘合劑13份;
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硅藻土37份?椰殼纖維23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6份?粘合劑13份。
上述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按重量份比,分別稱取組成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稱量各組分的精度控制在毫克級(jí)別;
(2)混合料的制備:將組成底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底部支撐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各混合料的保溫時(shí)間不宜過長,使用各混合料時(shí)直接制備即可;(3)依次注模:將底部支撐層混合料引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特定厚度的底部支撐層,常溫靜置3.5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得到底部支撐層及位于底部支撐層正上方的第一抗菌功能層,常溫靜置3.5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5min,最后在所述模具中注入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5min,得到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注模過程要控制好各層厚度,實(shí)際可根據(jù)層厚與層重的關(guān)系,嚴(yán)格控制各層厚度;
(4)冷凍: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放入冷凍室中,在?13℃條件下冷凍8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5)保養(yǎng)及干燥: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從冷凍室中取出,再放在溫度為15℃?濕度為78%?風(fēng)速為5.5m/s的養(yǎng)護(hù)室中保養(yǎng)40h;取出,用吸水布抹去抗菌地毯表面水滴,再在室溫條件下自然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對(duì)比例1
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所述底部支撐層的厚度在6㎜,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16㎜,所述頂部支撐層的厚度在5㎜;
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棉纖維22份?茶樹枝粉12份?滑石粉13份?粘合劑20份;
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亞麻纖維32份?硅藻土粉末12份?膨脹蛭石粉末12份?電氣石粉末7份?丁苯橡膠粉末6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份?粘合劑13份;
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硅藻土37份?椰殼纖維23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6份?粘合劑13份。
上述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按重量份比,分別稱取組成底部支撐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稱量各組分的精度控制在毫克級(jí)別;
(2)混合料的制備:將組成底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底部支撐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各混合料的保溫時(shí)間不宜過長,使用各混合料時(shí)直接制備即可;(3)依次注模:將底部支撐層混合料引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特定厚度的底部支撐層,常溫靜置3.5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5min,最后在所述模具中注入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5min,得到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注模過程要控制好各層厚度,實(shí)際可根據(jù)層厚與層重的關(guān)系,嚴(yán)格控制各層厚度;
(4)冷凍: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放入冷凍室中,在?13℃條件下冷凍8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5)保養(yǎng)及干燥: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從冷凍室中取出,再放在溫度為15℃?濕度為78%?風(fēng)速為5.5m/s的養(yǎng)護(hù)室中保養(yǎng)40h;取出,用吸水布抹去抗菌地毯表面水滴,再在室溫條件下自然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對(duì)比例2
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所述底部支撐層的厚度在6㎜,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16㎜,所述頂部支撐層的厚度在5㎜;
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棉纖維22份?茶樹枝粉12份?滑石粉13份?粘合劑20份;
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亞麻纖維32份?硅藻土粉末12份?膨脹蛭石粉末12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份?粘合劑9份;
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硅藻土37份?椰殼纖維23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6份?粘合劑13份。
上述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按重量份比,分別稱取組成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稱量各組分的精度控制在毫克級(jí)別;
(2)混合料的制備:將組成底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底部支撐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各混合料的保溫時(shí)間不宜過長,使用各混合料時(shí)直接制備即可;(3)依次注模:將底部支撐層混合料引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特定厚度的底部支撐層,常溫靜置3.5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得到底部支撐層及位于底部支撐層正上方的第一抗菌功能層,常溫靜置3.5min;最后在所述模具中注入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5min,得到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注模過程要控制好各層厚度,實(shí)際可根據(jù)層厚與層重的關(guān)系,嚴(yán)格控制各層厚度;
(4)冷凍: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放入冷凍室中,在?13℃條件下冷凍8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5)保養(yǎng)及干燥: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從冷凍室中取出,再放在溫度為15℃?濕度為78%?風(fēng)速為5.5m/s的養(yǎng)護(hù)室中保養(yǎng)40h;取出,用吸水布抹去抗菌地毯表面水滴,再在室溫條件下自然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對(duì)比例3
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所述底部支撐層的厚度在6㎜,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7㎜,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14㎜;
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棉纖維22份?茶樹枝粉12份?滑石粉13份?粘合劑20份;
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亞麻纖維32份?硅藻土粉末12份?膨脹蛭石粉末12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份?粘合劑9份;
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亞麻纖維32份?硅藻土粉末12份?膨脹蛭石粉末12份?電氣石粉末7份?丁苯橡膠粉末6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份?粘合劑13份。
上述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按重量份比,分別稱取組成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稱量各組分的精度控制在毫克級(jí)別;
(2)混合料的制備:將組成底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底部支撐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3)依次注模:將底部支撐層混合料引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特定厚度的底部支撐層,常溫靜置3.5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得到底部支撐層及位于底部支撐層正上方的第一抗菌功能層,常溫靜置3.5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5min,得到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注模過程要控制好各層厚度,實(shí)際可根據(jù)層厚與層重的關(guān)系,嚴(yán)格控制各層厚度;
(4)冷凍: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放入冷凍室中,在?13℃條件下冷凍8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5)保養(yǎng)及干燥: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從冷凍室中取出,再放在溫度為15℃?濕度為78%?風(fēng)速為5.5m/s的養(yǎng)護(hù)室中保養(yǎng)40h;取出,用吸水布抹去抗菌地毯表面水滴,再在室溫條件下自然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對(duì)比例4
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所述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所述底部支撐層的厚度在6㎜,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7㎜,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厚度在9㎜,所述頂部支撐層的厚度在5㎜;
所述底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棉纖維22份?茶樹枝粉12份?滑石粉13份?粘合劑20份;
所述第一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亞麻纖維32份?硅藻土粉末12份?膨脹蛭石粉末12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份?粘合劑9份;
所述第二抗菌功能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亞麻纖維32份?硅藻土粉末12份?膨脹蛭石粉末12份?電氣石粉末7份?丁苯橡膠粉末6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1.5份?粘合劑13份;
所述頂部支撐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劍麻纖維110份?硅藻土37份?椰殼纖維23份?載銀碳納米管抗菌劑0.6份?粘合劑13份。
上述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按重量份比,分別稱取組成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稱量各組分的精度控制在毫克級(jí)別;
(2)混合料的制備:將組成底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底部支撐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一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第二抗菌功能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
將組成頂部支撐層的各組分放入攪拌機(jī)中,于140℃條件下攪拌均勻,保溫,得到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各混合料的保溫時(shí)間不宜過長,使用各混合料時(shí)直接制備即可;
(3)依次注模:將底部支撐層混合料引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特定厚度的底部支撐層,常溫靜置3.5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一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得到底部支撐層及位于底部支撐層正上方的第一抗菌功能層,常溫靜置3.5min;再在所述模具中注入第二抗菌功能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5min,最后在所述模具中注入頂部支撐層混合料,常溫靜置3.5min,得到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注模過程要控制好各層厚度,實(shí)際可根據(jù)層厚與層重的關(guān)系,嚴(yán)格控制各層厚度;
(4)冷凍:將初步成型的抗菌地毯混合料放入冷凍室中,在?13℃條件下冷凍8h,得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
(5)干燥:將所述冷凍成型的抗菌地毯從冷凍室中取出,用吸水布抹去抗菌地毯表面水滴,再在室溫條件下自然干燥,即得所述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
下表1給出實(shí)施例1?3和對(duì)比例1?4制得的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的性能測(cè)定結(jié)果。
表1
上表1中,底部支撐層與功能層連接緊密程度的判定方法為:將抗菌地毯放入洗衣機(jī)中進(jìn)行常規(guī)清洗劑甩干10次,觀察底部支撐層與功能層連接處是否出現(xiàn)裂縫,從而判定底部支撐層與功能層連接緊密程度。
將實(shí)施例1制備得到的抗菌地毯和市面上購買的底部為橡膠墊頂部為劍麻纖維墊?及純劍麻纖維墊進(jìn)行對(duì)比,結(jié)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從上表2中可以看出,市售的在底部加了橡膠墊的劍麻纖維墊雖然有一定彈性,但是其底部為橡膠墊,陽光直射等條件下吸熱嚴(yán)重,其無法讓地墊表面保持涼爽,使用效果不佳;本申請(qǐng)制出的劍麻纖維墊集合橡膠墊及劍麻纖維墊的諸多有益效果,制出的地墊的各項(xiàng)性能非常優(yōu)異。
有上述抗菌地毯的性能測(cè)定結(jié)果可以看出,本發(fā)明一種劍麻纖維制備的抗菌地毯及其制備方法,抗菌地毯從下至上依次設(shè)置有底部支撐層?第一抗菌功能層?第二抗菌功能層?頂部支撐層;合理優(yōu)化各層的組成配比,底部支撐層起到吸地防滑?不霉變?可回彈及形變的作用,第一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底部支撐層與功能層連接不夠緊密的作用,第二抗菌功能層起到抗菌及防止抗菌組分被水浸濕導(dǎo)致抗菌組分融化脫落的作用,頂部支撐層起到快速吸水?防潮?防滑?便于清洗?不留污漬的作用,完美地解決了現(xiàn)有劍麻地毯存在的不宜水洗?彈性差?大量吸濕性后局部發(fā)生鼓脹及變硬?陽光直射容易變色?不具備抗菌性的問題;能集合橡膠墊及劍麻纖維墊的諸多有益效果,制出的地墊的各項(xiàng)性能非常優(yōu)異。
雖然,上文中已經(jīng)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shí)施方案對(duì)本發(fā)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fā)明基礎(chǔ)上,可以對(duì)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jìn),這對(duì)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精神的基礎(chǔ)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jìn),均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hù)的范圍。
摘自國家發(fā)明專利,發(fā)明人:彭欣怡 吳密 黃燦 陳濤 覃旭 金剛 黃顯雅 鐘敬賢劉明 崔明勇 楊祥燕 蔣越華,申請(qǐng)?zhí)?/font>: 202311042171.6,申請(qǐng)日:2023.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