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包括育種場地的準備、育苗材料基質、穴盤、種子、藥劑的準備、基質裝盤、播種、播后管理、練苗、移栽。本發(fā)明屬于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是提供了一種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選用觀賞亞麻種子為紅花亞麻,育苗工作在溫室中進行;移栽環(huán)境選擇排水良好、土地平整、易耕作、土質較好的土壤。
技術要點
1.一種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育種場地的準備:在3月中旬進行苗床的清理準備,首先苗床進行徹底的消毒和整理;
S2、育苗材料基質、穴盤、種子、藥劑的準備:基質配比以有機質土+蛭石+沙子按3:1:1的比例均勻混合,穴盤購買規(guī)格12×6的穴,種子必須是精選過的無病蟲害的健康種子,準備多菌靈、立枯凈、高錳酸鉀等藥劑備用;
S3、基質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均勻噴灑一遍,穴盤在1%的高錳酸鉀液體中浸泡5?10min撈出待用;
S4、基質裝盤:把處理好的基質裝入消過毒的穴盤中并用平板壓實;
S5、播種:每穴中放入2?3粒選好的種子,種子上面覆蓋10?15mm的過篩細沙土并用平板壓實;
S6、把播種好的穴盤浸入0.5%的高錳酸鉀液中直到全部浸透為止;
S7、把浸泡好的穴盤整齊地擺放到苗床上,用0.01mm聚乙烯白色地膜覆蓋好;
S8、播后管理:播后7?8天,每天仔細觀察出苗情況,幼苗破土數(shù)達80%以上及時揭去地膜以免燒苗或長出徒長苗,揭開地膜首次噴800?1000倍液的多菌靈藥劑以防猝倒或發(fā)生立枯病,每周1次,連續(xù)用2?3周,多菌靈與立枯凈交替施用;
S9、練苗:幼苗生長到30?40天并有6?8對葉片時進行3?5天的練苗處理,時間為4月下旬?5月上旬,少澆水、多通風,為大田移栽做準備;
S10、移栽:大田土壤5cm地溫達到10℃時進行移栽、定植,定植穴距20cm、行距30cm,定植后及時澆透水,待緩苗后延壟檢查進行扶苗、補苗。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育種場地為大棚或溫室,棚室要通風、透光、排灌方便,移栽地土地松軟易操作,移栽后緩苗快,成活率高。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8中,定植前對大田地塊進行整平、施足有機肥和化肥,每畝土地施2?3立方有機肥和15kg三元復合肥,根據(jù)地形整理成長5m、寬2m的畦。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觀賞亞麻一般于4月下旬?5月上旬練苗,根據(jù)氣溫高低,同階段進行移栽,張家口壩下地區(qū)育苗移栽于3月中旬開始播種。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
背景技術
觀賞亞麻的花色鮮艷多彩,有紅色、白色、粉色、橘色等,花期長達2個多月,非常適合用作休閑觀光農(nóng)業(yè)、城市園林旅游等的觀賞植物。但是,觀賞亞麻種子秕瘦,露地直播出苗時間長,出苗率低,開花期晚。采用育苗移栽,可躲避早春低溫和干旱,提高出苗率,培育壯苗,有效利用光熱,提前移栽,延長花期。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現(xiàn)有難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選用觀賞亞麻種子為紅花亞麻,育苗工作在溫室中進行;移栽環(huán)境選擇排水良好、土地平整、易耕作、土質較好的土壤。
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fā)明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育種場地的準備:在3 月中旬進行苗床的清理準備,首先苗床進行徹底的消毒和整理;
S2、育苗材料基質、穴盤、種子、藥劑的準備:基質配比以有機質土、蛭石、沙子按3:1:1的比例均勻混合,穴盤購買規(guī)格12×6的穴,種子必須是精選過的無病蟲害的健康種子,準備多菌靈、立枯凈、高錳酸鉀等藥劑備用;
S3、基質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均勻噴灑一遍,穴盤在1%的高錳酸鉀液體中浸泡5?10min撈出待用;
S4、基質裝盤:把處理好的基質裝入消過毒的穴盤中并用平板壓實;
S5、播種:每穴中放入2?3粒選好的種子,種子上面覆蓋10?15mm的過篩細沙土并用平板壓實;
S6、把播種好的穴盤浸入0.5%的高錳酸鉀液中直到全部浸透為止;
S7、把浸泡好的穴盤整齊地擺放到苗床上,用0.01mm聚乙烯白色地膜覆蓋好;
S8、播后管理:播后7?8天,每天仔細觀察出苗情況,幼苗破土數(shù)達80%以上及時揭去地膜以免燒苗或長出徒長苗,揭開地膜首次噴800?1000倍液多菌靈藥劑,以防猝倒或發(fā)生立枯病,每周1次,連續(xù)用2?3周,多菌靈與立枯凈交替施用;
S9、練苗:幼苗生長到30?40天并有6?8對葉片時進行3?5天的練苗處理,時間為4月下旬?5月上旬,少澆水、多通風,為大田移栽做準備;
S10、移栽:大田土壤5cm地溫達到10℃時進行移栽、定植,定植穴距20cm、行距 30cm,定植后及時澆透水,待緩苗后延壟檢查進行扶苗、補苗。
優(yōu)選的,步驟S1中,所述育種場地為大棚或溫室,棚室要通風、透光、排灌方便,移栽地塊土質松軟易操作,移栽后緩苗快,成活率高。
優(yōu)選的,步驟S8中,移栽前對地塊進行旋耕耙耱、施足基肥,每畝地施2?3立方有機肥和15kg三元復合肥,根據(jù)地形整理成長5m、寬2m的畦。
優(yōu)選的,張家口壩下地區(qū)觀賞亞麻育苗于3 月中旬開始播種,4月下旬?5月上旬進行移栽。
采用上述結構本發(fā)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選用觀賞亞麻種子為紅花亞麻,育苗工作在溫室中進行;移栽環(huán)境選擇排水良好、土地平整、易耕作、土質較好的土壤。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方案提出的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的練苗時的穴盤;
圖2為本方案提出的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的移栽成功的觀賞亞麻植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本方案提出的觀賞亞麻育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育種場地的準備:3月中旬在通風、透光、排灌方便的大棚或溫室內進行苗床的清理準備,首先苗床進行徹底的消毒和整理;
S2、育苗材料基質、穴盤、種子、藥劑的準備:基質以有機質土、蛭石、沙子按3:1:1比例混合均勻,穴盤規(guī)格12×6穴,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康種子,準備多菌靈、立枯凈、高錳酸鉀等藥劑;
S3、基質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均勻噴灑一遍,穴盤在1%的高錳酸鉀液體中浸泡5?10min,撈出待用;
S4、基質裝盤:把處理好的基質裝入消過毒的穴盤中并用平板壓實;
S5、播種:每穴中放入2?3粒選好的種子,種子上面覆蓋10?15mm的過篩細沙土并用平板壓實;
S6、把播種好的穴盤浸入0.5%的高錳酸鉀液中直到全部浸透為止;
S7、把浸泡好的穴盤整齊地擺放到苗床上,用0.01mm聚乙烯白色地膜覆蓋好;
S8、播后管理:播種后7?8天,每天觀察出苗情況,幼苗破土數(shù)達80%時揭去地膜以免燒苗或長出徒長苗,揭開地膜首次噴800?1000倍液的多菌靈藥劑以防猝倒或發(fā)生立枯病,每周1次,連續(xù)用2?3周,多菌靈與立枯凈交替施用;
S9、練苗:幼苗生長到30?40天并有6?8對葉片時,時間為4月下旬?5月上旬,這時對幼苗進行3?5天的練苗處理,少澆水、多通風,為大田定植做準備;
S10、整地:定植前對大田地塊進行整平、施足有機肥和化肥,每畝地施2?3立方有機肥和15kg三元復合肥,根據(jù)地形整理成長5m、寬2m的畦;
S11、移栽:大田土壤5cm地溫達到10℃時進行移栽,定植按穴距20cm,行距30cm,移栽后地塊要澆透水,待緩苗后延壟檢查進行扶苗、補苗。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摘自國家發(fā)明專利,發(fā)明人:李愛榮,郭英杰,郭娜,馬建富,郭豪城,王玉祥,喬海明,張麗麗,張寶英,劉棟,胡楊,李峰,蔣東帥,范浩強,申請?zhí)枺?/font>202310619286.0,申請日:2023.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