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羅布麻茶,其中包括羅布麻葉、枸杞葉及桑葉。制備方法按原料準備、走沸、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干燥、封裝步驟進行,即得制成品。本發(fā)明主要是針對新疆地區(qū)生產(chǎn)的羅布麻茶沖飲適口性差的問題,通過創(chuàng)新選擇添加可制茶且與羅布麻相輔相成的原料,來解決羅布麻茶存在的香寡氣淡、層稀次薄、性寒苦涼的不足;通過本地實際經(jīng)驗,改良制茶工藝中一些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來解決羅布麻茶存在的味苦甘平、略帶咸澀的不足;通過精準調配各種原料的比例,來調控成品的口感和味型。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羅布麻三葉茶,其特征在于:該茶葉配方按重量份比,羅布麻葉1?2份、枸杞葉1?2份、桑葉為1?2份制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羅布麻三葉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shù)比,所述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為2:1:1制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羅布麻三葉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shù)比,所述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為1:2:1制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羅布麻三葉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shù)比,所述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為1:1:2制成。
5.一種羅布麻三葉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一)原料的準備,取新鮮的羅布麻葉、鮮枸杞葉、鮮桑葉洗凈,備用;
(二)原料分別走沸處理,
(1)羅布麻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的羅布麻鮮葉在7%白糖溶液沸水中來回走水10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2)枸杞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的枸杞鮮葉在沸水中來回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3)鮮桑葉的處理與走沸,將洗凈的鮮桑葉在沸水中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三)將上述三種原料按現(xiàn)有的鐵觀音傳統(tǒng)制備工藝操作進行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包揉及干燥步驟制備好茶原料;
(四)將上述制備好的茶原料分別揀選出羅布麻茶,枸杞茶以及桑葉茶,備用;
(五)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份數(shù)將步驟(四)制備好的三種茶原料封裝,即可獲得羅布麻三葉茶制成品。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具備地方特色的農(nóng)產(chǎn)品運用現(xiàn)代工藝進行精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羅布麻三葉茶及其制備方法,主要是解決羅布麻茶適口性差的問題。
背景技術
羅布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小、色紅,也常被稱為紅麻。從植物分類角度來看,單指夾竹桃科羅布麻屬羅布麻種植物。但在日常中,人們通常將夾竹桃科白麻屬中的大葉白麻、白麻以及羅布麻屬的羅布麻三種植物統(tǒng)稱羅布麻。這三種植物均為國家食藥總局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并在新疆均有廣泛分布,具有較高且相同的經(jīng)濟開發(fā)價值,但在分布區(qū)域、形態(tài)特征、成分含量等方面有所不同。利用羅布麻葉制成茶質飲品,是羅布麻開發(fā)加工利用的一種重要方式,具有降壓降脂、軟化血管、增強免疫、改善睡眠、降解煙毒、活血養(yǎng)顏等功效,但也普遍存在沖飲后味苦甘平、略帶咸澀、香寡氣淡、層稀次薄等不足,尤其是新疆地區(qū)白麻屬的大葉白麻和白麻咸澀味更重;另外羅布麻性寒苦涼,對一些體虛脾弱、畏寒怕涼等人群也會造一些不適。這些不足已經(jīng)成了制約新疆羅布麻茶產(chǎn)業(yè)工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解決羅布麻茶沖飲口感不佳的問題,是新疆地區(qū)羅布麻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必須要解決的現(xiàn)實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主要是針對新疆地區(qū)生產(chǎn)的羅布麻茶沖飲適口性差的問題,通過創(chuàng)新選擇添加可制茶且與羅布麻相輔相成的原料,來解決羅布麻茶存在的香寡氣淡、層稀次薄、性寒苦涼的不足;通過本地實際經(jīng)驗,改良制茶工藝中一些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來解決羅布麻茶存在的味苦甘平、略帶咸澀的不足;通過精準調配各種原料的比例,來調控成品的口感和味型。經(jīng)過多年的當?shù)貙嶋H探索和實踐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之一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一種羅布麻三葉茶,該茶葉配方:按重量份比,羅布麻葉1?2份、枸杞葉1?2份、桑葉為1?2份制成。
進一步,按重量份數(shù)比,所述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為1:2:1制成。
進一步,按重量份數(shù)比,所述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為1:1:2制成。
(二)一種羅布麻三葉茶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一)原料的準備,取新鮮的羅布麻葉、鮮枸杞葉、鮮桑葉洗凈,備用;枸杞葉作為枸杞子的共同植物產(chǎn)出物,常作為時令蔬菜,制茶后性溫味甘香與羅布麻葉制茶后的性寒味苦涼恰好形成良性互補,且兩者在葉片形狀、大小相近,葉的采摘期可基本控制在同一時期,便于同期制備和調配;桑葉是“藥食同源”物品,制茶后清香甘甜、鮮醇爽口,彌補了羅布麻香寡氣淡、層稀次薄的不足,且可人為控制與羅布麻葉和枸杞葉同期采摘、同期制備。
(二)原料分別走沸處理,(1)羅布麻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的羅布麻鮮葉在7%白糖溶液沸水中來回走水10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主要目的,一是焯除羅布麻鮮葉中的草青味、部分咸澀味和部分寒苦成分,激發(fā)出葉的本鮮味,起到提鮮增味的作用;二是利用少量外源糖分中和羅布麻葉殘存的咸澀味;三是破壞葉的內部結構,快速完成萎凋工藝,提高效率,有利于后期加工出香、成品沖泡溢香和營養(yǎng)成分的滲出;四是可有效殺滅殘存的病原菌。(2)枸杞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的枸杞鮮葉在沸水中來回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主要目的,一是焯除枸杞鮮葉中的草青味和虛火成分,激發(fā)出葉的鮮味,解決了枸杞葉制茶沖飲后,易引發(fā)虛火旺盛的問題;二是破壞葉的內部結構,快速完成萎凋工藝,提高效率,有利于后期加工出香、成品沖泡溢香和營養(yǎng)成分的滲出;三是可有效殺滅殘存的病原菌。(3)鮮桑葉的處理與走沸,按羅布麻葉形狀、大小加工處理鮮桑葉,將處理并洗凈的鮮桑葉在沸水中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主要目的,一是保持三種原料在形狀、大小的基本一致性,有利于后期加工和成品沖泡后葉片視覺上的美觀;二是焯除鮮桑葉中的草青味,激發(fā)葉的本鮮味;三是破壞葉的內部結構,快速完成萎凋工藝,提高效率,有利于加工出香、成品沖泡溢香和營養(yǎng)成分的滲出;四是可有效殺滅殘存的病原菌。(三)將上述三種原料按現(xiàn)有的鐵觀音傳統(tǒng)制備工藝操作進行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包揉及干燥步驟制備好茶原料;(四)將上述制備好的茶原料分別揀選出羅布麻茶,枸杞茶以及桑葉茶,備用;(五)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數(shù)將步驟(四)制備好的三種茶原料封裝,即可獲得羅布麻三葉茶制成品。這種三葉茶可根據(jù)味型、湯色、功效等需要,按羅布麻葉、鮮枸杞葉、鮮桑葉重量份數(shù)配比2:1:1、或1:2:1、或1:1:2等多種方式進行靈活調配。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1)在保留羅布麻茶的降壓降脂、軟化血管、增強免疫、改善睡眠、降解煙毒、活血養(yǎng)顏等保健功效的前提下,又增加了枸杞葉的補肝益腎,生津止渴,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保健功效和桑葉的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等保健功效,使這種三葉茶的保健作用更加多樣和豐富。(2)有效解決了羅布麻單獨制茶所存在的性寒苦涼、味苦甘平、略帶咸澀的問題,通過添加可制茶且性溫甘香的枸杞葉,從原料配制的層面來解決羅布麻的性寒苦涼、味苦甘平的問題,又通過創(chuàng)新制茶工藝、采用不同的走沸處理工藝,從技術工藝的層面來解決羅布麻的性寒苦涼、味苦甘平、略帶咸澀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枸杞葉不進行走沸處理而直接制茶所存在的虛火旺盛的不足。(3)有效解決了羅布麻單獨制茶所存在的香寡氣淡、層稀次薄等問題,通過靶向添加制茶后性溫甘香的枸杞葉和制茶后清香甘甜、鮮醇爽口桑葉,再通過創(chuàng)新制茶工藝、采用不同的走沸處理工藝,使這種三葉茶的各種有益物質成分和香、甘、醇等物質成分在沖泡時更容易析出,而使茶品湯色清亮透綠而不渾濁、香氣自然而悠長、口感豐富而飽滿、層次富有變化而不雜亂,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的茶文化的沖、泡、望、聞、品、飲的情趣。(4)可通過調整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比例,來調整這種三葉茶的味型、口感和功效,可以豐富產(chǎn)品種類、滿足不同市場需求。(5)有利于農(nóng)村產(chǎn)業(yè)發(fā)展、農(nóng)民增收。新疆農(nóng)區(qū)特別是南疆地區(qū)種植有大量的枸杞和桑樹,但都以收獲枸杞子和桑葚為主,大量的枸杞葉和桑葉幾無利用,任其年復一年自然凋落,通過羅布麻茶這一人們普遍認知和高附加值的商品,變廢為寶,帶動新疆枸杞葉和桑葉的開發(fā)利用和產(chǎn)業(yè)發(fā)展,拓寬農(nóng)民增收。(6)安全。從原料本身來看,羅布麻在新疆作為茶飲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是國家衛(wèi)健委公布的可作為“保健食品”的物品;枸杞葉是國家衛(wèi)健委公布的“藥食同源”物品“枸杞子”的共同植物產(chǎn)出物,其本身也是一味時令蔬菜,也被制成茶品飲用;桑葉是國家衛(wèi)健委公布的“藥食同源”物品,也常作為時令蔬菜,也被制成茶品飲用。從這三種原料自身而言是安全的。從制備工藝上來看,三種原料都采用了走沸工藝,焯除了易發(fā)生拮抗的物質成分,也保證了其后期混合制備產(chǎn)品的安全性。從長時間的實踐情況來看,本方案每次比例調整、制備工藝調整等都經(jīng)過多輪、長時間的品驗,均無出現(xiàn)不適癥狀。
本發(fā)明的主要技術創(chuàng)新點:(1)首次使用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這三種原料共同制備羅布麻茶,在已知現(xiàn)有技術方案中沒有同時使用這三種植物葉共同制茶的披露。(2)在這三種植物葉制茶的配比上,采用了靈活配制方式,可根據(jù)市場需求,隨時調整這種三葉茶的味型、口感和突出的功效。(3)在制備工藝中使用了走沸工藝,這也是對傳統(tǒng)制作綠茶和半發(fā)酵茶工藝的創(chuàng)新,首次使用7%的白糖溶液走沸羅布麻葉,來解決羅布麻的性寒苦涼、味苦甘平、略帶咸澀等問題,且效果明顯;通過使用沸水走沸枸杞葉,來解決枸杞葉虛火旺盛的問題,且效果明顯;通過使用走沸工藝代替萎凋工藝,能提高效率,避免原料大批量上市積壓,也有利于后期加工出香、成品沖泡溢香和營養(yǎng)成分的滲出。(4)針對羅布麻三葉茶這種混合茶,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對比出4克量是絕大多數(shù)個人泡茶用量,故采用4克小包裝提前按配比包裝,確保在整袋使用這種三葉茶成分比例不變;而在多人用茶壺沖飲時,可根據(jù)需要選擇2袋或多袋沖泡,避免包裝量過大分次使用而導致每次沖飲時各種原料配比的錯亂。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羅布麻三葉茶,所述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按重量份比為2:1:1制成。這種羅布麻三葉茶制備方法按原料準備、走沸、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干燥、封裝步驟進行,即得制成品。具體操作如下:1、原料的準備。取足量羅布麻葉、鮮枸杞葉、鮮桑葉洗凈備用。2、走沸處理。(1)羅布麻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備用的羅布麻鮮葉在7%白糖溶液沸水中來回走水10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2)枸杞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備用的枸杞鮮葉在沸水中來回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3)鮮桑葉的處理與走沸,按羅布麻葉形狀、大小加工處理鮮桑葉,將處理并洗凈的鮮桑葉在沸水中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3、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包揉、干燥步驟按鐵觀音傳統(tǒng)制工藝操作。4、分別揀選出三種茶原料,5封裝。按羅布麻葉茶2克、枸杞葉茶1克、桑葉茶1克用專用小包裝袋包裝并抽出空氣密封,即得制成品。
實施例2.一種羅布麻三葉茶,所述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按重量份比為1:2:1制成。這種羅布麻三葉茶制備方法按原料準備、走沸、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干燥、封裝步驟進行,即得制成品。具體操作如下:1、原料的準備。取足量羅布麻葉、鮮枸杞葉、鮮桑葉洗凈備用。2、走沸處理。(1)羅布麻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備用的羅布麻鮮葉在7%白糖溶液沸水中來回走水10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2)枸杞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備用的枸杞鮮葉在沸水中來回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3)鮮桑葉的處理與走沸,按羅布麻葉形狀、大小加工處理鮮桑葉,將處理并洗凈的鮮桑葉在沸水中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3、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包揉、干燥步驟按鐵觀音傳統(tǒng)制備工藝操作。4、分別揀選出三種茶原料。5、封裝。按羅布麻葉茶1克、枸杞葉茶2克、桑葉茶1克用專用小包裝袋包裝并抽出空氣密封,即得制成品。
實施例3.一種羅布麻三葉茶,所述羅布麻葉、枸杞葉、桑葉按重量份比為1:1:2制成。這種羅布麻三葉茶制備方法按原料準備、走沸、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干燥、封裝步驟進行,即得制成品。具體操作如下:1、原料的準備。取足量羅布麻葉、鮮枸杞葉、鮮桑葉洗凈備用。2、走沸處理。(1)羅布麻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備用的羅布麻鮮葉在7%白糖溶液沸水中來回走水10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2)枸杞鮮葉的走沸處理,將洗凈備用的枸杞鮮葉在沸水中來回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3)鮮桑葉的處理與走沸,按羅布麻葉形狀、大小加工處理鮮桑葉,將處理并洗凈的鮮桑葉在沸水中走水5秒撈出瀝干水分備用。3、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包揉、干燥步驟按鐵觀音傳統(tǒng)制備工藝操作。4、分別揀選出三種茶原料,5、封裝。按羅布麻葉茶1克、枸杞葉茶1克、桑葉茶2克用專用小包裝袋包裝并抽出空氣密封,即得制成品。
摘自國家發(fā)明專利,發(fā)明人:何文革,張權,朱習雯,吳瓊瓊,江振斌,李璇,王秀梅,申請?zhí)枺?/font>202310707855.7,申請日:2023.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