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色織亞麻織物織造困難的問題,從亞麻紗線特性、亞麻染色后性能變化、上機工藝角度進行停機成因分析。通過測試不同相對濕度環(huán)境下紗線的斷裂伸長率變化,選取了最佳環(huán)境相對濕度。分析了停機原因,調整了織機零部件,經(jīng)過織造測試正交試驗得到最佳的上機工藝參數(shù)。結果表明:織造環(huán)境最佳相對濕度為75%;張力器型號更換為SFLEX,調整劍頭夾持力;最佳上機工藝組合為經(jīng)紗張力23cN、綜平時間340°、后梁高度1、開口量24°。調整后織造停機次數(shù)降低,織機效率提升。
關鍵詞:色織物;亞麻;織造工藝;引緯機構;停機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紡織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色織亞麻產品具有良好的吸濕、透濕和保健性能,防霉防蛀[1],穿著舒適干爽、透氣,質地輕盈。然而亞麻紗線彈性差、毛羽多且條干不勻,織造困難。國內亞麻產品多為素色,色彩單一,開發(fā)色彩明艷的產品存在困難[2-6]。目前國內針對亞麻織造過程中斷邊、緯縮、拔絲、織疵等問題,以及亞麻性能的改進、亞麻混紡工藝和減少染色對亞麻織物的損壞等方面均有研究。亞麻織物的混紡、改性和高端產品開發(fā)均有進展[9-10],但色織亞麻產品的織造工藝研究尚屬空白。
本文就色織亞麻織造過程的停機問題,從亞麻纖維自身特性、染色后紗線性能變化、上機工藝等角度進行分析,提出環(huán)境改進、織機改造、上機工藝調整等方案,以降低停機次數(shù),提高織造效率。
1停機成因分析
1.1紗線性能對織造的影響
1.1.1未染色亞麻紗線性能對織造的影響
亞麻纖維的結晶度、取向度高,無定形區(qū)少,纖維粗,單根纖維的彎曲剛度較大,纖維缺乏自然卷曲,纖維與纖維間不易抱合[11]??椩鞎r亞麻紗線存在毛羽多且長、條干不勻、耐磨性差等缺點,容易斷線停機。
棉與亞麻均為植物纖維,化學成分以纖維素為主,性能相近,具有優(yōu)良的吸濕性,舒適透氣,故將亞麻紗線與棉紗線進行性能對比。試驗環(huán)境為標準大氣條件,溫度25℃、相對濕度65%,亞麻紗線和棉紗線均未經(jīng)染色和整理。兩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如表1所示,在線密度幾乎相同的情況下,亞麻紗線捻度較低,細節(jié)、粗節(jié)、棉結較多,紗線的斷裂伸長率遠低于棉紗。故相較于棉紗,亞麻紗線斷裂伸長率小,抗拉伸能力和條干均勻度差,不利于織造。
1.1.2染色后亞麻紗線性能變化對織造的影響
色織亞麻織物突破了傳統(tǒng)素色亞麻織物的單一風格,但其織造更為困難,主要原因是亞麻原紗經(jīng)過染色后,性能指標發(fā)生了變化。選用亞麻原紗試樣1#與染色后的白、綠、藍、紅(試樣2#~5#)4種有色亞麻紗線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溫度25℃,相對濕度65%)進行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見表2。
如表2所示:經(jīng)過染色后,亞麻原紗線密度下降,其中3#綠色紗線尤為明顯;捻度略有提升;斷裂伸長率和斷裂強度提升較多,但提升的程度不一,其中紗線4#和紗線5#提升幅度較小,2#白紗次之,3#綠紗最大;回潮率有升有降,紗線2#~4#回潮率上升,5#紗線回潮率下降。
對4種有色亞麻紗線和亞麻原紗進行條干均勻度測試,測試結果見表3。測試條件為:標準大氣條件,紗線測試長度400m,測試速度100m/min,時間0.5min。
如表3所示:亞麻原紗經(jīng)過染色后,各個顏色亞麻紗線的細節(jié)和粗節(jié)數(shù)量均有所降低,其中紗線2#尤為明顯;而棉結變化不一,紗線2#、3#降低,紗線4#、5#上升;條干CV值下降程度不一,4#藍色紗線基本沒有變化,2
#白色紗線下降明顯。
觀察并總結表2、表3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顏色較淺的白色和綠色紗線性能較好,捻度、斷裂伸長、條干均勻度均優(yōu)于紅色和藍色紗線。亞麻纖維中木質素、果膠含量較高,這些非纖維素物質阻礙了染料向纖維中滲透,使其難以與纖維素反應[12-13],推測顏色較淺的染料在染色時受到的阻礙較小,對亞麻纖維的傷害也較小。
亞麻原紗在染色之后各項性能指標均發(fā)生了變化。不同顏色紗線的性能指標的變化程度、變化方向均不同??椩爝^程中不同顏色亞麻紗線的選配對織造產生的影響不同,導致織造問題多變復雜。
1.2引緯機構與織造工藝對織造的影響
1.2.1引緯機構對織造的影響
紗線的引緯是將具有一定長度和一定張力的緯紗以一定速度在規(guī)定時間內正確引入梭口。色織亞麻面料織造多使用劍桿織機。引緯時,由于筒子直徑上大下小,所以緯紗在退繞過程中張力不一,不利于后續(xù)織造。儲緯器可起到消除緯紗張力、卷繞并儲存緯紗的作用,避免緯紗松弛,有利于打緯、剪緯。儲緯器內部對紗線起到調節(jié)作用的部件有毛刷、葉片式張力器和同軸張力器,葉片式張力器在內,同軸張力器在外。企業(y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考慮到成本,一般使用葉片式張力器和毛刷,棄用同軸張力器。張力器作用示意圖見圖1。
如圖1(a)所示,紗線在儲緯器中經(jīng)過由兩片金屬片制成的葉片式張力器,張力器對紗線有輕微的夾持力,使紗線在經(jīng)過張力器后部分松弛得以消除。
亞麻紗線張力器作用效果見圖1(b)。在引緯過程中,粗紗將張力器沖開,若之后有細紗,張力器由于慣性無法立刻夾住細紗,導致部分細紗松弛無法消除,繼而引出一條張力不勻的緯紗,不利于織造。
1.2.2織造工藝對織造的影響
亞麻紗線彈性差,條干不勻,不耐摩擦,在織造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經(jīng)緯紗斷裂而導致停機。故織機需要高度合適的梭口,并要減少鋼筘、綜絲對經(jīng)紗的摩擦[14]。
鋼筘擺動區(qū)是最容易產生停機的區(qū)域,鋼筘將緯紗打入織口,鋼筘往返的重復擺動造成了大量的摩擦。在經(jīng)緯紗相互交織時,由于紗線的屈曲,織機的鋼筘布幅往往大于織口布幅。鋼筘在將新引入的緯紗推入織口的同時也使筘幅與織口布幅重合,即在鋼筘的作用下,織口布幅擴展,與筘幅達到一致。鋼筘對織口外側經(jīng)紗產生擴張力,鋼筘與邊紗的摩擦增大,易產生斷紗。
梭口部位工藝準備不當易導致停機。開口時經(jīng)紗拉伸,閉口時經(jīng)紗松弛,經(jīng)紗在綜眼和筘齒處受到摩擦,梭口高度、梭口深度、后梁高度均會對經(jīng)紗拉伸變形產生很大的影響[15-17]。
梭口過大會增加經(jīng)紗對緯紗的抱合力,梭口閉合時間過早會導致經(jīng)緯紗摩擦長度過大。打緯時經(jīng)緯紗握持力和摩擦力均會增加,易導致緯紗斷裂。亞麻紗線毛羽長,色織亞麻織造時多不上漿,造成開口不清,容易導致紗線之間糾纏。經(jīng)紗上機張力、停經(jīng)架位置、后梁高度均會對開口清晰度、經(jīng)紗斷裂伸長率以及織物外觀效應產生顯著的影響。
2停機問題的解決方法
2.1織造環(huán)境的相對濕度控制
根據(jù)織造生產經(jīng)驗,相對濕度變化對停機率有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影響紗線的毛羽和斷裂伸長率。在較高的相對濕度環(huán)境下,由于空氣水分作用,紗線表面毛羽減少,織造時梭口清晰,織疵或故障減少。
為了探討不同相對濕度下亞麻紗線的斷裂伸長率變化,在試驗前將紗線放置在恒溫恒濕室中平衡24h,再將紗線放置于相對濕度可調的氣候箱中,相對濕度為55%、65%、75%、85%,放置時間為6h。紗線經(jīng)調濕平衡后進行定速拉伸試驗,試驗溫度為25℃[18-19]。不同相對濕度下亞麻紗線斷裂伸長率測試結果見圖2。
如圖2所示,有色亞麻紗線在相對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下斷裂伸長率較高。相對濕度在75%以下,紗線斷裂伸長率的上升幅度較大;相對濕度超過75%后,紗線斷裂伸長率上升幅度較小。為了保證較高的織造效率,色織亞麻織物織造環(huán)境應長時間保持高濕度狀態(tài),考慮到成本效率等問題,色織亞麻織造車間的最佳相對濕度為75%左右。
2.2織造調整
2.2.1引緯機構的改進與織機選用
不同張力器結構見圖3~圖5。
如圖3所示,傳統(tǒng)儲緯器的張力器由多根筆直的塑料毛刷組成,不耐磨,對紗線遮擋性不強,不適用于色織亞麻織物的織造。如圖4所示,LAMELLA張力器由多片S型的不銹鋼片組成,耐磨性強,對紗線的遮擋性高,引出的紗線張力均勻,利于織造。但LAMELLA張力器也有穿紗時紗線易割斷,調整加工困難,機器易壞等缺點,故又將LAMELLA張力器換成S-FLEX張力器。如圖5所示,S-FLEX張力器為碗狀,外部由6根彈簧固定。與LAMELLA張力器一樣,S-FLEX張力器不受亞麻紗線粗細不勻的響,但效果略差于LAMELLA張力器,勝在調整加工簡易,不易損壞。
送緯劍頭距第一片軌道片的距離以110~115mm為宜,劍頭端距尺寸以60~70mm為宜,各種齒輪間隙要小,動程過大容易撞壞劍頭。劍頭、劍帶(含筋條)要用砂紙反復打磨,兩者交接處不能有凸起或者臺階。適當調整送緯劍的夾持力,降低送緯劍對緯紗的張力,可以減少織造過程中因夾紗失敗而導致的停機。
選用R9000型劍桿織機織造色織亞麻織物。它除了具有無梭織機速度高、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的特點外,其積極引緯方式具有很強的品種適應性,能適應各類紗線的引緯。與其他織機相比,R9000型劍桿織機更適用于多色引緯,可以生產12色引緯的多種式樣圖案的產品,積極式的劍桿驅動可以對引緯困難的紗線進行引緯。
2.2.2上機工藝的調整
經(jīng)前文分析,織造主要在梭口部位出現(xiàn)問題。經(jīng)紗上機張力、停經(jīng)架位置、后梁高度、開口大小不當會造成紗線織造效果不佳,停機次數(shù)多,影響織機效率。
在工廠實際生產過程中,色織亞麻織物的織造車速約為350r/min,織機效率為60%。本文以上機張力、綜平時間、后梁高度、開口量為試驗因素,分別記作ABCD,各個因素取3個水平,進行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見表4。正交試驗表見表5。
由表5可知,試驗5#的10萬緯停機次數(shù)最少,為36.7次,故最優(yōu)的上機工藝組合為A2B2C2D3。上機工藝參數(shù)為:經(jīng)紗張力23cN、綜平時間340°、后梁高度1、開口量24°。
上述工藝配置有效減少了紗線織造引起的停機,織機效率提高到70%以上。
3結語
色織亞麻織物性能優(yōu)良,但是有色亞麻斷裂伸長率低,不同顏色亞麻紗線性能之間存在差異,導致織造過程中經(jīng)常停機。經(jīng)過提高織造環(huán)境相對濕度至75%,更換張力器為S-FLEX張力器,調整劍頭夾持力,調整經(jīng)紗張力至23cN、綜平時間340°、后梁高度1、開口量24°,織造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基作,唐琴. 色織亞麻金線提花織物的研制與開發(fā)[ J]. 山東紡織科技,2007(2):8-9.
[2] 康柏森. 我國亞麻紡織產品發(fā)展思路的若干探討[J]. 中國科技投資,2013(9):40.
[3] 劉彥紅,林學偉. 試論我國亞麻紡織產品設計、發(fā)展的新思路[J].今日科苑,2009(22):294.
[4] 徐智權. 基于亞麻紡織產品優(yōu)化發(fā)展的探究[ J]. 紡織報告,2019(1):15-16,27.
[5] 姚融,孫培珍. 關于亞麻織造中的斷邊問題[J]. 黑龍江紡織,1996(1):7-8.
[6] 葛利軍. 在織造中消除純亞麻織物中的緯縮[J]. 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1,20(1):55-56.
[7] CRUICKSHANK P. Flax in croatia: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ethods,the use and care of linen in folk costum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useumconservation[J]. Textile History,2011,42(2):239-260.
[8] 李萬濤,喻芳. 國內外亞麻紡織產品結構的分析[J]. 黑龍江紡織,2000(3):4-5.
[9] CERBU C. Practical solution for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reinforced with flax woven fabric[ J].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5,7(2):168781401558208.
[10] LANSIAUX H,LABANIEH A R,SOULAT D, et al. Flax roving twisting preparation for weaving and effect of the weft layers number on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3D interlock flax fabric[J]. SN Applied Sciences,2020,2(2):249.
[11] 許東,王飛,司志,等. Opti Max 型劍桿織機生產亞麻織物的工藝探討[J]. 紡織導報,2021(3):48-50.
[12] 郁海楠,張小麗,孫佳琪,等. 亞麻紗的前處理工藝[ J]. 印染助劑,2020,37(6):43-47.
[13] 于洋. 亞麻染整新技術的開發(fā)[D]. 西安:西安工程大學,2015.
[14] 陳波. 天馬 11-E 劍桿織機織造亞麻織物上機工藝的研究[ 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1999(2):82-84.
[15] 武銀飛. GA747-Ⅱ型劍桿織機引緯機構快速定位方法[ J]. 上海紡織科技,2016,44(6):13-14,23.
[16] 馮岑. 小型企業(yè)亞麻織物織造質量分析[ J]. 江蘇絲綢,2002(3):13-16.
[17] 鄭海榮,洪愛東. 噴氣織機織造亞麻混紡產品的生產實踐[J]. 紡織器材,2019,46(4):33-36.
[18] 王宏,郝紅娟,姚靜. 環(huán)境濕度對棉纖維斷裂比強度測試結果的影響[J]. 中國棉花,2016,43(12):33-36.
[19] 周建新,程相云,張佩華. 不同濕度環(huán)境下羊毛紗和棉紗的性能對比與分析[J]. 上海紡織科技,2013,41(8):31-33.
文章摘自:楊帆,魯佳亮,徐錚.色織亞麻織物織造過程停機原因及改進[J].上海紡織科技,2023,51(02):53-56.DOI:10.16549/j.cnki.issn.1001-2044.2023.02.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