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及其制備方法,涉及窗簾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制備抗菌通透式窗簾時,將醋酸纖維與改性苧麻纖維連接編織成窗簾基體制得抗菌通透式窗簾;使用引發(fā)劑將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接枝在苧麻纖維上,再將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交聯(lián)在苧麻纖維上,制得改性苧麻纖維;制備醋酸纖維時,使用醋酸纖維片與聚乙烯亞胺制成靜電紡絲液進行靜電紡絲制得;經(jīng)過改性后的苧麻纖維制備的抗菌通透式窗簾通過吸濕或放濕來調節(jié)溫度,使得窗簾溫度始終在對細菌有抑制效果的適宜范圍內,進而增強抗菌性;改性苧麻纖維直徑較大,經(jīng)過醋酸纖維包覆后,編織成面料制得的窗簾具備透光性但又非光線直接照射,使透過的光纖柔和不刺激。
技術要點
1.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組分:10~20份改性苧麻纖維,6~16份醋酸纖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苧麻纖維是使用引發(fā)劑將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接枝在苧麻纖維上,再將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交聯(lián)在苧麻纖維上制得。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是以高碘酸鉀作為氧化劑與多巴胺進行反應制得。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纖維是使用醋酸纖維片與聚乙烯亞胺制成靜電紡絲液進行靜電紡絲制得。
5.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為: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制備,改性苧麻纖維制備,醋酸纖維制備,窗簾基體制備,抗菌通透式窗簾制備。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將多巴胺粉末分散在多巴胺粉末質量30倍得醋酸緩沖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多巴胺粉末質量3.5倍3mg/mL的高碘酸鈉溶液,反應20min后進行離心、過濾得沉淀,將沉淀置于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
(2)將經(jīng)過預處理的苧麻纖維、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水浴加熱至70℃,在氮氣氛圍下磁力攪拌15min后,加入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苧麻纖維、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質量比為1:0.2:0.35,在氮氣分為下保持70℃攪拌2.5h后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后進行抽濾獲得粗產物,用去離子水和丙酮將粗產物洗滌粗產物3~5次后,將粗產物、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加入粗產物質量0.1~0.15倍的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后抽濾并用去離子水和丙洗滌粗產物3~5次,再用丙酮進行索氏提取后于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苧麻纖維;
(3)將醋酸纖維片分散在醋酸纖維片質量1.2~1.6倍、質量分數(shù)為20~40%的乙酸溶液中,加入醋酸纖維片質量0.1~0.12倍的聚乙烯亞胺,然后轉移至恒溫磁力攪拌器內,調節(jié)溫度為30~50℃,轉速為800~1000rpm,攪拌5~6h,制得醋酸纖維紡絲液;將醋酸纖維紡絲液轉移至注射器,進行靜電紡絲,在鋁箔上獲得醋酸纖維;
(4)將改性苧麻纖維浸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15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0.4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表面,靜置1h后,將撈出翻轉后再次置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15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0.4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另一面,靜置1h,撈出后后用丙酮和去離子水洗滌3~5次,置于干燥箱中在6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窗簾基體;
(5)將窗簾基體經(jīng)倍捻、紡線、機織后,制得克重為300g/m2的抗菌通透式窗簾。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1)中:醋酸緩沖溶液配置方法為:將1mol/L的醋酸鈉與1mol/L的醋酸溶液按體積比3.6:16.4混合。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2)中:預處理苧麻纖維的過程為:將苧麻纖維置于冷等離子體脫膠機中,抽真空至40Pa,功率為100W進行處理1min。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3)中:靜電紡絲時,注射器到鋁箔的距離為15~20cm,相對濕度為5~10%,溫度為40~60℃,兩極電壓為15~35kV。
10.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4)中:改性苧麻纖維與醋酸纖維放置方向一致。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窗簾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窗簾是用來遮蔽或調節(jié)室內光照的掛在窗上的簾子。隨著窗簾的發(fā)展,它已成為居室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和裝飾性完美結合的室內裝飾品。自然界的有害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是使人類遭受傳染、誘發(fā)疾病的主要原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存環(huán)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此,抗菌窗簾生產技術已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yè),世界各國對抗菌劑的研究更加重視現(xiàn)在普遍使用的窗簾不具有抗菌效果,連續(xù)的陰雨天氣極易導致發(fā)霉,失去裝飾效果,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危害。
但抗菌窗簾往往遮光性較強,使得室內白天的光照不充分,因此研究制備一種既能夠抗菌,有具有通透性的窗簾是非常又發(fā)展前景的。本申請研究制備了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既具備抗菌性,又具有透光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組分:10~20份改性苧麻纖維,6~16份醋酸纖維。
優(yōu)選的,所述改性苧麻纖維是使用引發(fā)劑將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接枝在苧麻纖維上,再將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交聯(lián)在苧麻纖維上制得。
優(yōu)選的,所述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是以高碘酸鉀作為氧化劑與多巴胺進行反應制得。
優(yōu)選的,所述醋酸纖維是使用醋酸纖維片與聚乙烯亞胺制成靜電紡絲液進行靜電紡絲制得。
優(yōu)選的,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為: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制備,改性苧麻纖維制備,醋酸纖維制備,窗簾基體制備,抗菌通透式窗簾制備。
優(yōu)選的,所述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將多巴胺粉末分散在多巴胺粉末質量30倍得醋酸緩沖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多巴胺粉末質量3.5倍3mg/mL的高碘酸鈉溶液,反應20min后進行離心、過濾得沉淀,將沉淀置于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
(2)將經(jīng)過預處理的苧麻纖維、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水浴加熱至70℃,在氮氣氛圍下磁力攪拌15min后,加入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苧麻纖維、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質量比為1:0.2:0.35,在氮氣分為下保持70℃攪拌2.5h后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后進行抽濾獲得粗產物,用去離子水和丙酮將粗產物洗滌粗產物3~5次后,將粗產物、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加入粗產物質量0.1~0.15倍的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后抽濾并用去離子水和丙洗滌粗產物3~5次,再用丙酮進行索氏提取后于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苧麻纖維;
(3)將醋酸纖維片分散在醋酸纖維片質量1.2~1.6倍、質量分數(shù)為20~40%的乙酸溶液中,加入醋酸纖維片質量0.1~0.12倍的聚乙烯亞胺,然后轉移至恒溫磁力攪拌器內,調節(jié)溫度為30~50℃,轉速為800~1000rpm,攪拌5~6h,制得醋酸纖維紡絲液;將醋酸纖維紡絲液轉移至注射器,進行靜電紡絲,在鋁箔上獲得醋酸纖維;
(4)將改性苧麻纖維浸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15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0.4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表面,靜置1h后,將撈出翻轉后再次置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15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0.4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另一面,靜置1h,撈出后后用丙酮和去離子水洗滌3~5次,置于干燥箱中在6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窗簾基體;
(5)將窗簾基體經(jīng)倍捻、紡線、機織后,制得克重為300g/m2的抗菌通透式窗簾。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1)中:醋酸緩沖溶液配置方法為:將1mol/L的醋酸鈉與1mol/L的醋酸溶液按體積比3.6:16.4混合。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2)中:預處理苧麻纖維的過程為:將苧麻纖維置于冷等離子體脫膠機中,抽真空至40Pa,功率為100W進行處理1min。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3)中:靜電紡絲時,注射器到鋁箔的距離為15~20cm,紡絲液的推注速度為0.24~0.5mL/h,相對濕度為5~10%,溫度為40~60℃,兩極電壓為15~35kV。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3)中:靜電紡絲時,注射器到鋁箔的距離為15~20cm,相對濕度為5~10%,溫度為40~60℃,兩極電壓為15~35kV。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4)中:改性苧麻纖維與醋酸纖維放置方向一致。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制備抗菌通透式窗簾時,將醋酸纖維與改性苧麻纖維連接編織成窗簾基體制得抗菌通透式窗簾;使用引發(fā)劑將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接枝在苧麻纖維上,再將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交聯(lián)在苧麻纖維上,制得改性苧麻纖維;制備醋酸纖維時,使用醋酸纖維片與聚乙烯亞胺制成靜電紡絲液進行靜電紡絲制得;
苧麻纖維上的活性羥基經(jīng)過引發(fā)劑引發(fā)自由基聚合將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接枝在苧麻纖維,將環(huán)氧基團引入在苧麻纖維上,環(huán)氧基團將苧麻纖維上剩余的羥基與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上的羥基交聯(lián),將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部分固定在苧麻纖維上,部分嵌在苧麻纖維的裂紋中;苧麻纖維,結構中含有溝狀空腔,管壁多孔隙,能自動調節(jié)氣候,吸濕排汗,交聯(lián)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后,增強改性苧麻纖維的親水性,可以吸收更多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光照下進行吸濕或放濕來調節(jié)溫度;苧麻纖維中富含的嘧啶、嘌呤、丁寧等成分對細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經(jīng)過改性后的苧麻纖維制備的抗菌通透式窗簾通過吸濕或放濕來調節(jié)溫度,使得窗簾溫度始終在對細菌有抑制效果的適宜范圍內,進而增強抗菌性;
靜電紡絲制得的醋酸纖維直徑小于可見光得十分之一,使得醋酸纖維具備透光性;醋酸纖維片與聚乙烯亞胺制成靜電紡絲液,醋酸纖維片溶于聚乙烯亞胺,并且醋酸纖維片上的羧基與聚乙烯亞胺上的氨基反應,接枝在醋酸纖維上的同時引入氨基,與改性苧麻纖維上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上的兒茶酚基反應,將醋酸纖維與改性苧麻纖維連接在一起,使得改性苧麻纖維被醋酸纖維包覆,改性苧麻纖維直徑較大,經(jīng)過醋酸纖維包覆后,編織成面料制得的窗簾具備透光性但又非光線直接照射,使透過的光纖柔和不刺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通過以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在以下實施例中制作的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各指標測試方法如下:
抗菌性:依照國家標準GB/T20944.3?2008《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第3部分:振蕩法》對實施例1、2與對比例1、2、3的抗菌面料進行測試;受試用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腸桿菌(ATCC11229);
透光性:使用透光儀對實施例1、2與對比例1、2、3制備的抗菌通透式窗簾進行透光率測試。
實施例1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按重量份數(shù)計,主要包括:
10份的改性苧麻纖維、6份的醋酸纖維。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所述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為:
(1)將多巴胺粉末分散在多巴胺粉末質量30倍得醋酸緩沖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多巴胺粉末質量3.5倍3mg/mL的高碘酸鈉溶液,反應20min后進行離心、過濾得沉淀,將沉淀置于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
(2)將經(jīng)過預處理的苧麻纖維、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水浴加熱至70℃,在氮氣氛圍下磁力攪拌15min后,加入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苧麻纖維、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質量比為1:0.2:0.35,在氮氣分為下保持70℃攪拌2.5h后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后進行抽濾獲得粗產物,用去離子水和丙酮將粗產物洗滌粗產物3次后,將粗產物、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加入粗產物質量0.1倍的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后抽濾并用去離子水和丙洗滌粗產物3次,再用丙酮進行索氏提取后于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苧麻纖維;
(3)將醋酸纖維片分散在醋酸纖維片質量1.2倍、質量分數(shù)為20%的乙酸溶液中,加入醋酸纖維片質量0.1倍的聚乙烯亞胺,然后轉移至恒溫磁力攪拌器內,調節(jié)溫度為30℃,轉速為800rpm,攪拌5h,制得醋酸纖維紡絲液;將醋酸纖維紡絲液轉移至注射器,進行靜電紡絲,在鋁箔上獲得醋酸纖維;
(4)將改性苧麻纖維浸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表面,靜置1h后,將撈出翻轉后再次置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另一面,靜置1h,撈出后后用丙酮和去離子水洗滌3次,置于干燥箱中在6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窗簾基體;
(5)將窗簾基體經(jīng)倍捻、紡線、機織后,制得克重為300g/m2的抗菌通透式窗簾。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1)中:醋酸緩沖溶液配置方法為:將1mol/L的醋酸鈉與1mol/L的醋酸溶液按體積比3.6:16.4混合。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2)中:預處理苧麻纖維的過程為:將苧麻纖維置于冷等離子體脫膠機中,抽真空至40Pa,功率為100W進行處理1min。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3)中:靜電紡絲時,注射器到鋁箔的距離為15cm,相對濕度為5%,溫度為40℃,兩極電壓為15kV。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4)中:上述步驟(4)中:改性苧麻纖維與醋酸纖維放置方向一致。
實施例2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按重量份數(shù)計,主要包括:
20份的改性苧麻纖維、16份的醋酸纖維。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所述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為:
(1)將多巴胺粉末分散在多巴胺粉末質量30倍得醋酸緩沖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多巴胺粉末質量3.5倍3mg/mL的高碘酸鈉溶液,反應20min后進行離心、過濾得沉淀,將沉淀置于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
(2)將經(jīng)過預處理的苧麻纖維、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水浴加熱至70℃,在氮氣氛圍下磁力攪拌15min后,加入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苧麻纖維、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質量比為1:0.2:0.35,在氮氣分為下保持70℃攪拌2.5h后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后進行抽濾獲得粗產物,用去離子水和丙酮將粗產物洗滌粗產物5次后,將粗產物、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加入粗產物質量0.15倍的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后抽濾并用去離子水和丙洗滌粗產物5次,再用丙酮進行索氏提取后于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苧麻纖維;
(3)將醋酸纖維片分散在醋酸纖維片質量1.6倍、質量分數(shù)為40%的乙酸溶液中,加入醋酸纖維片質量0.12倍的聚乙烯亞胺,然后轉移至恒溫磁力攪拌器內,調節(jié)溫度為50℃,轉速為1000rpm,攪拌6h,制得醋酸纖維紡絲液;將醋酸纖維紡絲液轉移至注射器,進行靜電紡絲,在鋁箔上獲得醋酸纖維;
(4)將改性苧麻纖維浸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5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4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表面,靜置1h后,將撈出翻轉后再次置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5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4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另一面,靜置1h,撈出后后用丙酮和去離子水洗滌5次,置于干燥箱中在6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窗簾基體;
(5)將窗簾基體經(jīng)倍捻、紡線、機織后,制得克重為300g/m2的抗菌通透式窗簾。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1)中:醋酸緩沖溶液配置方法為:將1mol/L的醋酸鈉與1mol/L的醋酸溶液按體積比3.6:16.4混合。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2)中:預處理苧麻纖維的過程為:將苧麻纖維置于冷等離子體脫膠機中,抽真空至40Pa,功率為100W進行處理1min。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3)中:靜電紡絲時,注射器到鋁箔的距離為20cm,相對濕度為10%,溫度為60℃,兩極電壓為35kV。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4)中:上述步驟(4)中:改性苧麻纖維與醋酸纖維放置方向一致。
對比例1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按重量份數(shù)計,主要包括:
10份的改性苧麻纖維、6份的醋酸纖維。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所述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為:
(1)將經(jīng)過預處理的苧麻纖維、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水浴加熱至70℃,在氮氣氛圍下磁力攪拌15min后,加入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苧麻纖維、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質量比為1:0.2:0.35,在氮氣分為下保持70℃攪拌2.5h后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后進行抽濾獲得粗產物,用去離子水和丙酮將粗產物洗滌粗產物3次后,將粗產物、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加入粗產物質量0.1倍的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后抽濾并用去離子水和丙洗滌粗產物3次,再用丙酮進行索氏提取后于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苧麻纖維;
(2)將醋酸纖維片分散在醋酸纖維片質量1.2倍、質量分數(shù)為20%的乙酸溶液中,加入醋酸纖維片質量0.1倍的聚乙烯亞胺,然后轉移至恒溫磁力攪拌器內,調節(jié)溫度為30℃,轉速為800rpm,攪拌5h,制得醋酸纖維紡絲液;將醋酸纖維紡絲液轉移至注射器,進行靜電紡絲,在鋁箔上獲得醋酸纖維;
(3)將改性苧麻纖維浸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表面,靜置1h后,將撈出翻轉后再次置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另一面,靜置1h,撈出后后用丙酮和去離子水洗滌3次,置于干燥箱中在6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窗簾基體;
(4)將窗簾基體經(jīng)倍捻、紡線、機織后,制得克重為300g/m2的抗菌通透式窗簾。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1)中:預處理苧麻纖維的過程為:將苧麻纖維置于冷等離子體脫膠機中,抽真空至40Pa,功率為100W進行處理1min。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2)中:靜電紡絲時,注射器到鋁箔的距離為15cm,相對濕度為5%,溫度為40℃,兩極電壓為15kV。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3)中:上述步驟(4)中:改性苧麻纖維與醋酸纖維放置方向一致。
對比例2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按重量份數(shù)計,主要包括:
10份的改性苧麻纖維、6份的醋酸纖維。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所述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為:
(1)將多巴胺粉末分散在多巴胺粉末質量30倍得醋酸緩沖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多巴胺粉末質量3.5倍3mg/mL的高碘酸鈉溶液,反應20min后進行離心、過濾得沉淀,將沉淀置于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
(2)將經(jīng)過預處理的苧麻纖維、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水浴加熱至70℃,在氮氣氛圍下磁力攪拌15min后,加入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苧麻纖維、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質量比為1:0.2:0.35,在氮氣分為下保持70℃攪拌2.5h后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后進行抽濾獲得粗產物,用去離子水和丙酮將粗產物洗滌粗產物3次后,將粗產物、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加入粗產物質量0.1倍的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后抽濾并用去離子水和丙洗滌粗產物3次,再用丙酮進行索氏提取后于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苧麻纖維;
(3)將醋酸纖維片分散在醋酸纖維片質量1.2倍、質量分數(shù)為20%的乙酸溶液中,然后轉移至恒溫磁力攪拌器內,調節(jié)溫度為30℃,轉速為800rpm,攪拌5h,制得醋酸纖維紡絲液;將醋酸纖維紡絲液轉移至注射器,進行靜電紡絲,在鋁箔上獲得醋酸纖維;
(4)將改性苧麻纖維浸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表面,靜置1h后,將撈出翻轉后再次置于改性苧麻纖維質量10倍的丙酮中,將改性苧麻纖維質量0.3倍醋酸纖維平鋪在改性苧麻纖維另一面,靜置1h,撈出后后用丙酮和去離子水洗滌3次,置于干燥箱中在6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窗簾基體;
(5)將窗簾基體經(jīng)倍捻、紡線、機織后,制得克重為300g/m2的抗菌通透式窗簾。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1)中:醋酸緩沖溶液配置方法為:將1mol/L的醋酸鈉與1mol/L的醋酸溶液按體積比3.6:16.4混合。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2)中:預處理苧麻纖維的過程為:將苧麻纖維置于冷等離子體脫膠機中,抽真空至40Pa,功率為100W進行處理1min。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3)中:靜電紡絲時,注射器到鋁箔的距離為15cm,相對濕度為5%,溫度為40℃,兩極電壓為15kV。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4)中:上述步驟(4)中:改性苧麻纖維與醋酸纖維放置方向一致。
對比例3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按重量份數(shù)計,主要包括:
10份的改性苧麻纖維、6份的醋酸纖維。
一種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所述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制備方法為:
(1)將多巴胺粉末分散在多巴胺粉末質量30倍得醋酸緩沖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多巴胺粉末質量3.5倍3mg/mL的高碘酸鈉溶液,反應20min后進行離心、過濾得沉淀,將沉淀置于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至恒重,制得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
(2)將經(jīng)過預處理的苧麻纖維、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水浴加熱至70℃,在氮氣氛圍下磁力攪拌15min后,加入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苧麻纖維、過氧化苯甲酰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質量比為1:0.2:0.35,在氮氣分為下保持70℃攪拌2.5h后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后進行抽濾獲得粗產物,用去離子水和丙酮將粗產物洗滌粗產物3次后,將粗產物、丙酮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8:15混合,加入粗產物質量0.1倍的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攪拌均勻后靜置24h后抽濾并用去離子水和丙洗滌粗產物3次,再用丙酮進行索氏提取后于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苧麻纖維;
(3)將改性苧麻纖維經(jīng)倍捻、紡線、機織后,制得克重為300g/m2的抗菌通透式窗簾。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1)中:醋酸緩沖溶液配置方法為:將1mol/L的醋酸鈉與1mol/L的醋酸溶液按體積比3.6:16.4混合。
優(yōu)選的,上述步驟(2)中:預處理苧麻纖維的過程為:將苧麻纖維置于冷等離子體脫膠機中,抽真空至40Pa,功率為100W進行處理1min。
效果例1
下表1給出了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1、2與對比例1、2的抗菌通透式窗簾的各性能分析結果。
表1
通過表1中實施例1、2與對比例1、2、3的實驗數(shù)據(jù)比較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實施例1、2制備的抗菌通透式窗簾抗菌率都優(yōu)于對比例,說明將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部分固定在苧麻纖維上,部分嵌在苧麻纖維的裂紋中,增強改性苧麻纖維的親水性,可以吸收更多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光照下進行吸濕或放濕來調節(jié)溫度,經(jīng)過改性后的苧麻纖維制備的抗菌通透式窗簾通過吸濕或放濕來調節(jié)溫度,使得窗簾溫度始終在對細菌有抑制效果的適宜范圍內,進而增強抗菌性;而且在改性苧麻纖維上包覆醋酸纖維,不會對其抗菌性產生影響;實施例1、2的透光性優(yōu)于對比例3,而稍弱于對比例1、2,說明醋酸纖維片上的羧基與聚乙烯亞胺上的氨基反應,接枝在醋酸纖維上的同時引入氨基,與改性苧麻纖維上聚多巴胺微納米顆粒上的兒茶酚基反應,將醋酸纖維與改性苧麻纖維連接在一起,使得改性苧麻纖維被醋酸纖維包覆,改性苧麻纖維直徑較大,經(jīng)過醋酸纖維包覆后,編織成面料制得的窗簾具備透光性但又非光線直接照射,使透過的光纖柔和不刺激。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摘自國家發(fā)明專利,發(fā)明人:仇中三,申請?zhí)枺?/font>202211379391.3,申請日:2022.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