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干旱區(qū)鹽堿地羅布麻抗銹病的栽培方法,該方法利用羅布麻實生苗第一年先長根的特點,建立深根系實生苗圃;晴天早澆水以及6-7月少澆水控制銹病夏孢子侵染的濕度條件;重施有機肥、磷、鉀、硅肥,減少氮肥提高羅布麻自身銹病抵抗力;第二年在深根系苗圃的基礎上,間行開溝起壟,模擬羅布麻野生環(huán)境的低密度中旱生生境,建立膜上膜的干燥壟體,實現(xiàn)減少土壤濕度、近地表濕度、冠層密度和葉表濕度的功能,使羅布麻銹菌失去葉表侵染的濕潤條件;間作矮生鹽生豆科綠肥,形成通風廊道、物種稀釋和物理阻隔,阻斷銹病的點面侵染力,同時邊際效應、物種根際互作中水分與氮素的互惠互利關系增加了群體生產力;8年限的壽命衰敗期實行間作的輪作,實現(xiàn)耕層培肥和生產力穩(wěn)定的同時,打斷銹病的循環(huán)。
技術要點
1.一種干旱區(qū)鹽堿地羅布麻抗銹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驟進行:
營造深根系實生苗圃
秋整地與冬灌洗鹽:
a、于上年秋季,選擇南疆沖洪積平原鹽堿沙荒地,規(guī)劃為長150m、寬50m的條田,筑高80cm、寬100cm田埂;平整土地,每畝撒施2000-3000kg腐熟沼渣肥和20kg過磷酸鈣、10kg硫酸鉀,深翻30cm、耙勻耙平;汛期末引洪水徑流冬灌泡田洗鹽,每畝200-300m3;膜上春灌:
b、當年4月底農閑期,平整土地、深翻耙勻,播種機一體化鋪滴灌帶、覆膜,膜寬125cm,膜距50cm,膜厚0.01mm,膜下單管單行,行距1.5m;膜上灌水,每畝180-200米3,二次壓鹽蓄墑,備種;
播種:
c、5月1日,用濃度1%的NaCl鹽水浸種6h,漂除癟仔,晾干后0.02%粉銹寧拌種,晾干;播前與濕沙對半混勻,膜上沿滴灌帶打孔,孔深1cm,孔距50cm,人工點播,每穴播種10-15粒;
水肥管理:
d、播后即滴水,以播種孔浸濕為宜,每2天澆1次;苗高3cm每7天澆水1次,以浸濕膜邊為準;苗高8cm以后每15天澆水1次;7月15-8月15保持土壤干燥,控水以不萎蔫為準;9月下旬停水,最后一水澆透越冬。每次澆水選擇在晴天早上8點前完成;
苗高3cm后,施尿素2次,每畝5kg,間隔7天;之后每畝隨水滴施水溶性有機肥5kg、磷酸二氫鉀2kg、水溶性硅肥2kg,間隔15天;
田間管理:
e、6-7月,打樁拉線扶直,避免伏地,定點病情監(jiān)測、清除弱苗、病株、雜草,阻斷夏孢子侵染;秋季,將枯枝、落葉帶出麻田,消除冬孢子;
建造抗銹病麻田
間行開溝起壟:
f、第二年4月初,苗圃間行,然后沿去除行開溝,溝寬2.5m,深度20cm;將溝內起出的土壤培植到保留行,形成高30cm、寬50cm壟體,在上一年膜的基礎上構造壟體,在壟上覆膜,形成膜上膜,阻止壟土水分上行;
間作低矮鹽生豆科綠肥:
g、壟溝畝施2000kg腐熟有機肥和20kg磷鉀復合肥,深松60cm,旋耕后,鋪2根滴灌帶,帶距1m,撒播苜蓿,播前用0.02%粉銹寧包衣,每畝用量2kg,每2天滴水,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見干見濕澆水,6-10月定期留10cm高茬刈割,保持低矮草坪狀態(tài);壟體下層膜下滴灌與間作的苜蓿同步,待羅布麻拱土放苗;
間作的輪作循環(huán):
h、8年后,羅布麻、苜蓿衰敗,實施溝、壟互換,由羅布麻/苜蓿間作轉換為苜蓿/羅布麻間作的溝壟互換輪作,以衰敗年限循環(huán)實現(xiàn)麻田持續(xù)抗銹病。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干旱區(qū)鹽堿地羅布麻抗銹病的栽培方法,具體地說是在利用鹽生植物--羅布麻開發(fā)南疆鹽堿荒地的產業(yè)化中,遇到感染銹病減產的問題,建造一種可持續(xù)抗銹病的栽培模式。
背景技術
羅布麻是兼具生態(tài)、經濟開發(fā)價值的特有鹽生植物種質資源,被原生地居民廣泛用于紡織、制茶、醫(yī)藥等原料,其天然群落分布在綠洲邊緣,防風固沙、改善環(huán)境,但是耕地的擴墾、上游截流、濫采濫挖,致使大面積的羅布麻野生種群衰減,嚴重影響了羅布麻產業(yè)和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由于野生種的分散、產量低,人工采收困難,為當?shù)亻_始人工栽培羅布麻,然而7月下旬到8月初的銹病對其生產具有毀滅性危害,流行年份可導致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夏孢子和銹孢子可隨風傳播,有效防控一直是難題,具有破壞性強,循環(huán)式侵染特點。目前,羅布麻銹病以化學防治為主,也是當前應急的主要措施,但是存在著缺乏高效低毒的防治藥劑、難以根除、產品的安全生產問題,亟需一種對羅布麻產品安全的防治銹病方法。
課題組南北疆野外調查顯示,空曠單株、地勢高的野生株叢沒有銹病,其包含原理為:羅布麻自然群落生活在干旱荒漠氣候條件下,依靠地下水補給保持一定深度土層的土壤濕潤,在中生和旱中生生境得以生存,而葉銹菌侵染的高度濕潤(葉表100%濕度或有水/露珠)環(huán)境不具備,從而阻斷侵染和循環(huán)。因此,根據(jù)植物生物生態(tài)特征,課題組經過實踐,營造深根實生苗圃,模擬自然建造膜上膜干燥壟體,壟溝矮生鹽生豆科綠肥通風廊道和銹病的物種物理稀釋阻隔,按照植物衰敗特征,以8年限實施溝壟間作的輪作,培肥地力,打斷銹病循環(huán)周期,提高植物自身銹病抗性,保持鹽堿地的總體穩(wěn)定生產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干旱區(qū)鹽堿地羅布麻抗銹病的栽培方法,該方法利用羅布麻實生苗第一年先長根的特點,營造深根系實生苗圃;晴天早晨澆水以及6-7月控水消除銹菌侵染的濕度條件;重施有機肥、磷、鉀、硅肥、減少氮肥提高羅布麻自身銹病抵抗力;第二年在深根系苗圃的基礎上,間行開溝起壟,模擬羅布麻野生環(huán)境的低密度中旱生生境,建立膜上膜的干燥壟體,實現(xiàn)減少土壤濕度、近地表濕度、冠層密度和葉表濕度的功能,使羅布麻銹菌失去葉表侵染的高濕條件;間作矮生鹽生豆科綠肥,形成通風廊道、物種稀釋和物理阻隔,阻斷銹病的點、面侵染力,同時邊際效應、物種根際互作中水分與氮素的互惠互利關系增加了群體生產力;8年限的壽命衰敗期實行溝、壟間作的輪作周期,實現(xiàn)耕層培肥和整體生產力穩(wěn)定的同時,打斷銹病的循環(huán)。充分利用生物自身抗性和改良的農藝措施,為羅布麻抗銹病提供了一種最直接經濟有效、可持續(xù)的技術模式,同時保障鹽堿土培育為農田并向鹽堿荒漠擴展。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干旱區(qū)鹽堿地羅布麻抗銹病的栽培方法,按下列步驟進行:
營造深根系實生苗圃
秋整地與冬灌洗鹽:
a、于上年秋季,選擇南疆沖洪積平原鹽堿沙荒地,規(guī)劃為長150m、寬50m的條田,筑高80cm、寬100cm田??;平整土地,每畝撒施2000-3000kg腐熟沼渣肥和20kg過磷酸鈣、10kg硫酸鉀,深翻30cm、耙勻耙平;汛期末引洪水徑流冬灌泡田洗鹽,每畝200-300m3;
膜上春灌:
b、當年4月底農閑期,平整土地、深翻耙勻,播種機一體化鋪滴灌帶、覆膜,膜寬125cm,膜距50cm,膜厚0.01mm,膜下單管單行,行距1.5m;膜上灌水,每畝180-200米3,二次壓鹽蓄墑,備種;
播種:
c、5月1日,用濃度1%的NaCl鹽水浸種6h,漂除癟仔,晾干后0.02%粉銹寧拌種,晾干;播前與濕沙對半混勻,膜上沿滴灌帶打孔,孔深1cm,孔距50cm,人工點播,每穴播種10-15粒;
水肥管理:
d、播后即滴水,以播種孔浸濕為宜,每2天澆1次;苗高3cm每7天澆水1次,以浸濕膜邊為準;苗高8cm以后每15天澆水1次;7月15-8月15保持土壤干燥,控水以不萎蔫為準;9月下旬停水,最后一水澆透越冬。每次澆水選擇在晴天早上8點前完成;
苗高3cm后,施尿素2次,每畝5kg,間隔7天;之后每畝隨水滴施水溶性有機肥5kg、磷酸二氫鉀2kg、水溶性硅肥2kg,間隔15天;
田間管理:
e、6-7月,打樁拉線扶直,避免伏地,定點病情監(jiān)測、清除弱苗、病株、雜草,阻斷夏孢子侵染;秋季,將枯枝、落葉帶出麻田,消除冬孢子;
建造抗銹病麻田
間行開溝起壟
f、第二年4月初,苗圃間行,然后沿去除行開溝,溝寬2.5m,深度20cm;將溝內起出的土壤培植到保留行,形成高30cm、寬50cm壟體,在上一年膜的基礎上構造壟體,在壟上覆膜,形成膜上膜,阻止壟土水分上行;
間作低矮鹽生豆科綠肥:
g、壟溝畝施2000kg腐熟有機肥和20kg磷鉀復合肥,深松60cm,旋耕后,鋪2根滴灌帶,帶距1m,撒播苜蓿,播前用0.02%粉銹寧包衣,每畝用量2kg,每2天滴水,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見干見濕澆水,6-10月定期留10cm高茬刈割,保持低矮草坪狀態(tài);壟體下層膜下滴灌與間作的苜蓿同步,待羅布麻拱土放苗;
間作的輪作循環(huán):
h、8年后,羅布麻、苜蓿衰敗,實施溝、壟互換,由羅布麻/苜蓿間作轉換為苜蓿/羅布麻間作的溝壟互換輪作,以衰敗年限循環(huán)實現(xiàn)麻田持續(xù)抗銹病。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干旱區(qū)鹽堿地羅布麻抗銹病的栽培方法,該方法的特點為:
以實生苗第一年先長根的特征建造類自然的膜上膜壟體旱中生環(huán)境,使銹菌失去侵染的高濕必要條件;第二年的間行開溝起壟,建立通風基礎;間作矮生鹽生豆科綠肥,發(fā)揮邊際效應、根際互惠、物種稀釋阻隔等植物自身抗銹病功能;以物種衰敗年限實行溝、壟間作的輪作周期,進一步實現(xiàn)植物自身以及土壤地力抗銹病的可持續(xù);該技術體系能夠保障鹽堿土培育為農田并向鹽堿荒漠擴展,鞏固固沙、改良鹽堿土、鹽堿地的產業(yè)化發(fā)展。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2020-2022年,在尉犁縣進行鹽堿荒地羅布麻防銹病種植模式示范。
營造深根系實生苗圃:
秋整地與冬灌洗鹽:
a、于上年秋季,選擇南疆沖洪積平原鹽堿沙荒地,規(guī)劃為長150m、寬50m的條田,筑高80cm、寬100cm田埂;平整土地,每畝撒施2000kg腐熟沼渣肥和20kg過磷酸鈣、10kg硫酸鉀,深翻30cm、耙勻耙平;汛期末引洪水徑流冬灌泡田洗鹽,每畝200m3;
膜上春灌:
b、當年4月底農閑期,平整土地、深翻耙勻,播種機一體化鋪滴灌帶、覆膜,膜寬125cm,膜距50cm,膜厚0.01mm以上,膜下單管單行,行距1.5m;膜上灌水,每畝180米3,二次壓鹽蓄墑,備種;
播種:
c、5月1日,用濃度1%的NaCl鹽水浸種6h,漂除癟仔,晾干后再用0.02%粉銹寧拌種,晾干;播前與濕沙對半混勻,膜上沿滴灌帶打孔,孔深1cm,孔距50cm,人工點播,每穴播種10粒;
水肥管理:
d、播后即滴水,以播種孔浸濕為宜,每2天澆1次;苗高3cm每7天澆水1次,以浸濕膜邊為準;苗高8cm以后每15天澆水1次;7月15-8月15保持土壤干燥,控水以不萎蔫為準;9月下旬停水,最后一水澆透越冬,每次澆水選擇在晴天早上8點前完成;
苗高3cm后,滴施尿素2次,每畝5kg,間隔7天;之后每畝隨水滴施水溶性有機肥5kg、磷酸二氫鉀2kg、水溶性硅肥2kg,間隔15天;
田間管理:
e、6-7月,打樁拉線扶直,避免伏地以及定點病情監(jiān)測、清除弱苗、病株、雜草,阻斷夏孢子侵染;秋季,將枯枝、落葉帶出麻田,消除冬孢子;
建造抗銹病麻田
間行開溝起壟:
f、第二年4月初,苗圃間行,然后沿去除行開溝,溝寬2.5m,深度20cm;將溝內起出的土壤培植到保留行,形成高30cm、寬50cm壟體,在上一年膜的基礎上構造壟體,壟上覆膜,形成膜上膜,阻止壟土的水分上行;
間作低矮鹽生豆科綠肥:
g、壟溝畝施2000kg腐熟有機肥和20kg磷鉀復合肥,深松60cm,旋耕后,鋪2根滴灌帶,帶距1m,撒播苜蓿、0.02%粉銹寧包衣,每畝用量2kg,每2天滴水,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見干見濕澆水,6-10月定期留10cm高茬刈割,保持低矮草坪狀態(tài),壟體下層膜下滴灌與間作的苜蓿同步,待羅布麻拱土放苗;
間作的輪作循環(huán)
h、8年后,羅布麻、苜蓿衰敗,實施溝、壟互換,由羅布麻/苜蓿間作轉換為苜蓿/羅布麻間作的溝壟互換輪作,以衰敗年限循環(huán)實現(xiàn)麻田持續(xù)抗銹病。
實施例2
2020-2022年,在尉犁縣進行鹽堿荒地羅布麻防銹病種植模式示范。
營造深根系實生苗圃
秋整地與冬灌洗鹽:
a、于上年秋季,選擇南疆沖洪積平原鹽堿沙荒地,規(guī)劃為長150m、寬50m的條田,筑高80cm、寬100cm田??;平整土地,每畝撒施3000kg腐熟沼渣肥和20kg過磷酸鈣、10kg硫酸鉀,深翻30cm、耙勻耙平;汛期末引洪水徑流冬灌泡田洗鹽,每畝300m3;
膜上春灌:
b、當年4月底農閑期,平整土地、深翻耙勻,播種機一體化鋪滴灌帶、覆膜,膜寬125cm,膜距50cm,膜厚0.01mm,膜下單管單行,行距1.5m;膜上灌水,每畝200米3,二次壓鹽蓄墑,備種;
播種:
c、5月1日,用濃度1%的NaCl鹽水浸種6h,漂除癟仔,晾干后0.02%粉銹寧拌種,晾干;播前與濕沙對半混勻,膜上沿滴灌帶打孔,孔深1cm,孔距50cm,人工點播,每穴播種15粒;
水肥管理:
d、播后即滴水,以播種孔浸濕為宜,每2天澆1次;苗高3cm每7天澆水1次,以浸濕膜邊為準;苗高8cm以后每15天澆水1次;7月15-8月15保持土壤干燥,控水以不萎蔫為準;9月下旬停水,最后一水澆透越冬。每次澆水選擇在晴天早上8點前完成;
苗高3cm后,施尿素2次,每畝5kg,間隔7天;之后每畝隨水滴施水溶性有機肥5kg、磷酸二氫鉀2kg、水溶性硅肥2kg,間隔15天;
田間管理:
e、6-7月,打樁拉線扶直,避免伏地,定點病情監(jiān)測、清除弱苗、病株、雜草,阻斷夏孢子侵染;秋季,將枯枝、落葉帶出麻田,消除冬孢子;
建造抗銹病麻田
間行開溝起壟
f、第二年4月初,苗圃間行,然后沿去除行開溝,溝寬2.5m,深度20cm;將溝內起出的土壤培植到保留行,形成高30cm、寬50cm壟體,在上一年膜的基礎上構造壟體,在壟上覆膜,形成膜上膜,阻止壟土水分上行;
間作低矮鹽生豆科綠肥:
g、壟溝畝施2000kg腐熟有機肥和20kg磷鉀復合肥,深松60cm,旋耕后,鋪2根滴灌帶,帶距1m,撒播苜蓿,播前用0.02%粉銹寧包衣,每畝用量2kg,每2天滴水,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見干見濕澆水,6-10月定期留10cm高茬刈割,保持低矮草坪狀態(tài);壟體下層膜下滴灌與間作的苜蓿同步,待羅布麻拱土放苗;
間作的輪作循環(huán):
h、8年后,羅布麻、苜蓿衰敗,實施溝、壟互換,由羅布麻/苜蓿間作轉換為苜蓿/羅布麻間作的溝壟互換輪作,以衰敗年限循環(huán)實現(xiàn)麻田持續(xù)抗銹病。
實施例3
2020-2022年,在尉犁縣進行鹽堿荒地羅布麻防銹病種植模式示范。
營造深根系實生苗圃
秋整地與冬灌洗鹽:
a、于上年秋季,選擇南疆沖洪積平原鹽堿沙荒地,規(guī)劃為長150m、寬50m的條田,筑高80cm、寬100cm田?。黄秸恋?,每畝撒施2500kg腐熟沼渣肥和20kg過磷酸鈣、10kg硫酸鉀,深翻30cm、耙勻耙平;汛期末引洪水徑流冬灌泡田洗鹽,每畝250m3;
膜上春灌:
b、當年4月底農閑期,平整土地、深翻耙勻,播種機一體化鋪滴灌帶、覆膜,膜寬125cm,膜距50cm,膜厚0.01mm,膜下單管單行,行距1.5m;膜上灌水,每畝190米3,二次壓鹽蓄墑,備種;
播種:
c、5月1日,用濃度1%的NaCl鹽水浸種6h,漂除癟仔,晾干后0.02%粉銹寧拌種,晾干;播前與濕沙對半混勻,膜上沿滴灌帶打孔,孔深1cm,孔距50cm,人工點播,每穴播種12粒;
水肥管理:
d、播后即滴水,以播種孔浸濕為宜,每2天澆1次;苗高3cm每7天澆水1次,以浸濕膜邊為準;苗高8cm以后每15天澆水1次;7月15-8月15保持土壤干燥,控水以不萎蔫為準;9月下旬停水,最后一水澆透越冬。每次澆水選擇在晴天早上8點前完成;
苗高3cm后,施尿素2次,每畝5kg,間隔7天;之后每畝隨水滴施水溶性有機肥5kg、磷酸二氫鉀2kg、水溶性硅肥2kg,間隔15天;
田間管理:
e、6-7月,打樁拉線扶直,避免伏地,定點病情監(jiān)測、清除弱苗、病株、雜草,阻斷夏孢子侵染;秋季,將枯枝、落葉帶出麻田,消除冬孢子;
建造抗銹病麻田
間行開溝起壟
f、第二年4月初,苗圃間行,然后沿去除行開溝,溝寬2.5m,深度20cm;將溝內起出的土壤培植到保留行,形成高30cm、寬50cm壟體,在上一年膜的基礎上構造壟體,在壟上覆膜,形成膜上膜,阻止壟土水分上行;
間作低矮鹽生豆科綠肥:
g、壟溝畝施2000kg腐熟有機肥和20kg磷鉀復合肥,深松60cm,旋耕后,鋪2根滴灌帶,帶距1m,撒播苜蓿,播前用0.02%粉銹寧包衣,每畝用量2kg,每2天滴水,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見干見濕澆水,6-10月定期留10cm高茬刈割,保持低矮草坪狀態(tài);壟體下層膜下滴灌與間作的苜蓿同步,待羅布麻拱土放苗;
間作的輪作循環(huán):
h、8年后,羅布麻、苜蓿衰敗,實施溝、壟互換,由羅布麻/苜蓿間作轉換為苜蓿/羅布麻間作的溝壟互換輪作,以衰敗年限循環(huán)實現(xiàn)麻田持續(xù)抗銹病。
本發(fā)明選擇南疆鹽堿沙荒地和鹽生植物羅布麻以及鹽生豆科綠肥苜蓿,利用種子包衣、實生苗深生、膜上膜干燥壟體、溝壟間作及輪作,實現(xiàn)了鹽堿地開發(fā)、羅布麻抗銹病、鹽堿地改良和穩(wěn)定的綜合生產力栽培措施。該模式打斷了銹病侵染和循環(huán),3年內銹病沒有點面爆發(fā),連年穩(wěn)定產量80%以上;鹽堿土鹽分由2%將為0.6%以下;羅布麻、苜蓿間作的邊際效應大于單作效益,苜蓿刈割2次,畝產1500kg,羅布麻茶葉畝產20kg、花10kg、麻皮25kg、根9kg,除去成本,粗略估計每年每畝收益近1000元。
摘自國家發(fā)明專利,發(fā)明人:張科,石秋梅,田長彥,趙振勇,買文選,趙帥,姜黎,胡明芳,羅朝暉,荊衛(wèi)民,申請?zhí)枺?/font>202211724400.8,申請日:2022.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