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麻是生長在我國新疆孔雀河及塔里木I河沿岸的一種野孽生植物,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羅布麻自然分布在中國西北、華北地區(qū),但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還是新疆南部。由于它主要生長在羅布平原,所以我國林業(yè)科技工作者將其命名為羅布麻。目前我國羅布麻種植面積約有133萬hm (2000萬畝)。
1 羅布麻的生長特點
我國主要有三個羅布麻品種:紅麻、白麻、大花羅布麻。原稱“野麻”、茶葉花(又名澤漆麻、紅麻、 麻、野茶葉、紅根草,英文名稱Apocynum venetum Linn.)。羅布麻是夾竹桃科多年生落葉直立半灌木,有白色乳汁,花形聚傘,紅白相間,枝為紫紅色或淡紅色,十分好看。葉對生,呈橢圓狀披針形,長1.5 em~5.5 em,寬0.5 em~1.5 em,先端鈍圓,有小芒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不明顯的細鋸齒。聚傘花序頂生,花冠粉紅色、淺紫紅色,鐘形,先端5裂,兩面具顆粒狀突起;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或側生,花紫紅色,花徑
2 羅布麻纖維的物化性能
2.1 羅布麻纖維的物理性能
羅布麻纖維是一種韌皮纖維,它位于羅布麻植物莖稈上的韌皮組織內(nèi),纖維細長而有光澤,呈非常松散的纖維束,個別纖維單獨存在。羅布麻單纖維是一種兩端封閉,中間有胞腔,中部粗而兩端細的細胞狀物體,截面呈明顯不規(guī)則的腰子形,中腔較小,纖維縱向無扭轉,表面有許多豎紋并有橫節(jié)存在。纖維細度約為0.3tex~0.4tex,長度與棉纖維相近,平均長度為
羅布麻的化學組成與其他麻類纖維有一定的區(qū)別。其果膠含量13.14%,水溶物含量17.22%,居各麻類纖維之冠;木質(zhì)素含量12.14%,高于苧麻、亞麻、大麻、蕉麻和劍麻;而纖維素含量40.82%是所有麻類纖維中最低的,但也有資料報道約為62%~72%,與亞麻纖維的含量相當。羅布麻纖維的化學組成決定了它的理化性能。根據(jù)羅布麻纖維射線衍射與紅外光譜分析結果,其內(nèi)部結構與棉、苧麻極為相似,內(nèi)部分子結構緊密,在結晶區(qū)中纖維大分子排列較為整齊,結晶度與取向度均較高。羅布麻纖維性能與其他幾種主要麻類纖維性能的比較見表3。
2.2 羅布麻纖維的(藥用)化學性能
羅布麻為夾竹桃科茶葉花屬植物,含強心甙類(西麻甙、毒毛旋花子甙)、蕓香甙、多種氨基酸(谷胺酸、丙胺酸、頡胺酸)、槲皮素等。中醫(yī)理論認為,羅布麻性涼甘苦,具有清熱、平肝、息風、降壓及利尿等作用。制成的羅布麻茶、羅布麻藥片和羅布麻煙等可治療高血壓等癥。羅布麻的枝葉內(nèi)有白色乳汁含羅布麻苷,對心臟病、高血壓有療效,是目前國內(nèi)外廣泛用于臨床的復方。羅布麻降壓片的制藥原料。地上部分中醫(yī)入藥,用作清熱降火、平肝熄風,主治頭痛、腦暈、失眠等癥,已有千年歷史了,尚待深度開發(fā)。
3 羅布麻纖維的開發(fā)和利用
新疆人民早就用羅布麻稈皮織布。但由于羅布麻纖維整齊度差,抱合力不好,易脆裂分叉,影響了羅布麻纖維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新疆金塔毛紡織有限公司依托新疆特有的羅布麻資源,在科研生產(chǎn)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改善了羅布麻前處理工藝,采用精干羅布麻的“堆倉養(yǎng)生”工藝技術,提高了羅布麻與其他纖維的抱合系數(shù),并使羅布麻強力提高10%左右,使精干麻的制成率達到68.19%。同時成功地開發(fā)了麻紡(混紡)的紡紗工藝技術,提高了羅布麻的可紡性能,研制出羅布麻/長絨棉、羅布麻/棉/天絲混紡紗。由天然羅布麻纖維與長絨棉精制而成的織物,麻含量為35%。產(chǎn)品集棉的柔軟、麻的滑爽于一身,具有優(yōu)良的透氣性和吸濕性,穿著舒爽、無汗臭、平靜電。經(jīng)驗證,該產(chǎn)品在
